一饼水仙蒿莱风,三江汇友故园情

By 依稀秋风 at 2017-05-06 • 0人收藏 • 330人看过
一饼水仙蒿莱风,三江汇友故园情    夏炜(文)多雨数日,一旦放晴,小城的各处景点,人头攒动。大家都似出笼之鸟,呼朋唤友,踏青、访友,赏花、品茗。花有桃红樱粉,茶品春香秋韵。现代都市与古街旧镇不同,景点必须相对集中。虽树边花红,暖风香透,却少深巷幽幽。这样的天气,宜漫无目的,随意上街一走。遂行遂看,青石老巷,玻璃橱窗,移步皆景,独不必凑热闹般花海一站,挤出位置堆出笑来摄影留念。步行,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到熟悉的咖啡馆挑两本书,付账。继续前行五十步,隔着黄色木条围栏,就看见张列权独坐杨桃树下,对着一盆菖蒲前静坐。此时此人,倒有一点“静虚澄虚识,明心照会台”之气。当然,他不是无住禅师,一身宽大的淡灰色茶人麻布服,一双千层底布鞋,加上梳拢起来的灰白长辫,仿若“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的白玉蟾。招呼一声,落座对面。他嘿嘿一笑:小心杨桃掉下来砸着头。抬眼,风摇曳树枝,若干杨桃微点着嫩黄的头,连接着枝干的尾部都有些黑褐。我忍不住说:可惜,似乎都被虫咬。被虫子吃也是没浪费。他说,一面从盖碗里斟茶给我。喝一口,我要求道:换泡水仙。刚泡咧!老白茶啊。他的面部表情有些夸张。想喝你的漳平水仙么。 漳平水仙,是典型的闽南乌龙茶。突出特点是它的外表——茶饼。茶饼,又称饼茶、团茶。自唐代盛行,那时吃茶要先烤、再碾,后煮。到了宋代,煮茶改为点茶。欧阳修的《归田录》里载:“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当时的龙团风饼大名远扬,作为贡茶一直沿用至明初。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点茶改为如今的冲泡茶。自此开始到现在,茶饼生产技术主要用于云南普洱和湖南、四川等地区的黑茶。如今,漳平水仙是乌龙茶中唯一的紧压茶。水仙品种,制作工艺流程为: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定型—烘焙—成茶。定型模具是木质坚硬的方形杂木,外有手握长推,将揉捻的茶叶推入模内紧压成长宽皆5厘米的方形湿坯茶饼,再用宣纸包好及时烘焙。成茶色泽青褐蜜黄,汤色金亮,茶气清幽似兰若桂,滋味醇厚甘甜,特征明显,独具个性魅力。 这“独具个性魅力”,亦可用在张列权本人身上。其人推广家乡水仙,至今已有十二年。常自诩说:我的茶,三个字:家、乡、根。这是他推广漳平水仙的三个品牌,其中饱含着他内心深处的故土情怀。“家”系列水仙,就像他所开的“汇友茶社”一般。老朋友来了,径自往茶桌上泡茶手位置一坐,自己动手泡茶。第一次来茶社的陌生人,就时常产生误会,把那泡茶的客人当成老板。家,不就是没有外人没有距离感的自然亲切?朋友汇此,喝茶递烟,谈笑生风,一如自家厅堂。厦门,自特区成立后,可以说是一个新“移民”城市。故乡,就是大家一盏茶里的怀念和遥远的诗意。品列权兄的这一款“乡”字水仙,高香清爽中,令人怀想起光阴的故事。根,本是高等植物埋在地下的营养器官。把根留住,是张列权希望通过故乡的水仙,让每一个茶客,重新发现内心的情感,发现自己和故土千丝万缕的血脉根连,真正回归心灵家园。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张列权来自草根,汇友茶社,也就常有蒿莱之气。经常汇聚着各种“江湖”朋友,渔樵耕读、贩夫走卒,相熟的、陌生的朋友,大家随意而坐,随心谈叙。这时的茶,成为众口中的媒介,简单如故友亲人。各地来厦门的茶人,也如滔滔奔流的溪河,在“汇友”这个港湾停聚融合之后,重新奔向四方。留给茶社里的,是一本写满了各种字体和画着众多图案的茶漂流记事薄。在这里,茶与人,人与茶,紧密交融在一起,流传着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故事。 漳平,建县于1471年,隶属于漳州府。漳州文化是典型的闽南农耕文化,骨子里都怀有对土地的眷恋。漳平人自古就有饮茶的传统,家家户户都有盖碗,一年四季全家老小,都把水仙茶当成解渴消暑的饮料来喝。列权兄自幼喝茶,到慢慢的以茶为事业,对漳平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热爱与眷恋。历经多年探访与交流,他收集了许多弥足珍贵的老茶章、老茶模和老茶品。它们,不但承载着漳平水仙制茶工艺里很特殊的历史记忆,也承载了张列权作为一个茶人,对故土茶乡的深情。他口中常说:不管什么茶,只要能令人身心舒泰,都认可。这一点与我类同。汇友茶社里,也总有各地寄来的各种茶可以评品。但看得出来,他对故乡的漳平水仙,明显偏爱如子。其人也似故乡山野里的高枞水仙,清、爽、倔、执。认定的东西,就会不顾一切做下去。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列权做茶人多年,也是漳平茶区到厦门大力推广漳平水仙的第一人。兄少我八岁,然而为了茶与生活,已满头华发。他恋乡情深,把自己和茶,都定位于在民间的草根大众,也是一个很有性子的人。很有性子的人经营性格谦和的茶,从生意买卖角度看,就会损失一些金钱利益,也就有许多众人眼中的不合时宜。 其人有时颇有情调,一人独坐,静听曲调悠扬清寂的尺八。那时看他,茶,仿佛是身外之物。其人有时也颇为怪异,人对味,茶也就对了味。人若不对味,则视之无物。夏炜:作家、画家,茶客。著有《铁观音》、《那些花儿》等

登录后方可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