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叫座必备元素?面对2D与3D,你会做何选择?

By laurajing at 2017-05-11 • 0人收藏 • 324人看过
  自《阿凡达》在国内上映以来,观众们的「3D热」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线城市普遍 80 元左右的 3D 票价,以及高达 120 至 200 元不等的 IMAX-3D 票价,都丝毫没有减退观众们的热情,甚至许多影迷跨市跨省只为追看电影的 IMAX-3D 版本。  现在只要走进影院, 就会看到排片表上铺天盖地的 3D 电影,仿佛在宣告着这是唯一且最佳的选择,尽管电影海报标明了这部影片同时也存在着 2D 版本。  纵览目前上映的 3D 电影,除了小部分由原生 3D 所拍摄,其他大多是成片后由 2D 转制成 3D 。那么 2D 又是如何转成 3D 的呢?我们可以看一下以下这些转制的基本流程:又到了严肃学术时间对原始平面素材进行处理,将活动影像数字化为计算机图像序列。如果原始素材画面上有字幕,则需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将字幕抹掉。图像分割:通常是用计算机软件加人工绘制的方式将画面中每个物体单独分割开。分割的精细程度取决于要求的转换质量以及投入的时间和费用。  创建深度图:每个被分开的面都需要被分配一个深度信息。这些各自独立的深度信息组合成为画面的深度图。这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需要根据立体效果不断调整。  对画面中的分层部分进行平移,产生立体效果。在2D转3D的过程中,原始的2D素材有时被当做左右立体图中的一个画面,通过位移生成另外一个画面,这样做能够降低转换的制作成本。但大部分情况下,原始2D素材还是被当做介于左右画面之间的中间画面,左右立体图都是基于中间画面生成的,相较于前一种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将由于立体产生的位移平均分配给了左右两个画面,提高了画面精度,减少了因计算造成的画面变形。  图像经过位移后,在物体边缘会形成部分空隙,需要根据背景信息进行重新填补。  检查立体效果,如果立体画面看起来太“平”,就要对画面中的主要物体进行深度微调、三维建模及重新贴图渲染等操作,以避免立体画面看起来像放在不同深度的平面图所组成的画面。  依照原始素材的字幕重新制作出一模一样的字幕,并按照立体关系叠加到左右立体图上。  用计算机将原始素材中的声音抓取为音频文件。  将立体图像序列和音频文件整合成完整立体影片,在立体电视或者支持立体放映的放映系统进行播放,检查全片立体效果是否正常。  将立体图像序列和音频文件输入数字电影拷贝制作系统,输出满足影院放映标准的数字立体拷贝,并可转换为包括蓝光3D格式在内的各种视频文件进行出版发行。△ocula软件界面  如果肯认真做好这些转制的流程, 2D 转 3D 的影片效果甚至可以不输原生 3D 。可是目前很多制片商看到 3D 市场有利可图,便急功近利的拍出一些要景深没景深,要效果没效果、只有字幕很 3D 的伪 3D 影片来赚取观众们的钱。  有的影院为了节省运营的成本,在投影用的氙灯超期服役亮度下降时仍在使用,有些三四线城市的小影院,甚至主动调低氙灯亮度来节省成本。这让本来与 2D 相比的光线就暗一些的 3D 影片更是难以看清,看完一部电影眼睛累得不行。  固然 3D 电影趣味性强,也更具有视觉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适合每一个人:- 实际上一些人看 3D 影片时会产生头晕和不适,严重的眼睛还会干涩疼痛不止;- 对于近视的人来说,最难受的莫过于想要看 3D 影片,就意味着最少在一个多小时内都需要同时戴着两副眼镜;- 很多电影如果选择 3D 版本,票价会贵很多,尤其还会有中国特供 3D 这种情况……而你却不能选择其他版本。  所以 3D 会是一个趋势,但却无法直接替代 2D 影片。目前的 3D 更适合于动作、特效这种能带来震撼冲击类型的影片,而对于剧情片、艺术片来说, 2D 才是主流。  希望制片商们在追赶 3D 热潮的同时,能认真踏实的做好剧情。毕竟好的剧本才是一部电影的关键,不爱用 3D 的诺兰照样拍的一手好片。

登录后方可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