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书画名家】石啸:丹青妙笔    艺术人生

By hey_snow at 2017-05-13 • 0人收藏 • 474人看过
石啸先生和他的作品《雨过飞泉下碧湍》作者简介刁宏斌,别号石啸。中国开明画院画家,开明陕西分院副院长。毕业于西安师范、陕西师大美术专业。先后师从戴希斌、王中年老师学习山水画,后得到罗平安老师悉心指导。主编有《美术基础教程》(陕西美术出版社)、《书法》(西北大学出版社)等6套书画教育著作;先后任全国中小学《写字》(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国标教材)、《美术》教材编委。国画作品被许多专业机构收藏出版。  丹青妙笔   艺术人生——画家石啸印象文/凝华 采访石啸费了一点周折,白天上班忙,下班联系吧,谁能想这个年代,他家里竟然没有上网,每天晚上钻在工作室里,电话还常常不在身边,约了好久才得以见面。那天石啸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他一身运动装,根本不像朋友介绍说的快50岁的人了。在他的画室,我发现他画室的画案并不如很多画家那样大,创作的大幅山水都是裱在一面很开阔的墙上,依然保持了画油画时候的习惯,很独特,于是我喝茶、他喝酒,攀谈起来。石啸先生和他的作品《秦岭抱龙峪》一谈心境十几年前知道,有个有名的美术教师、教学能手刁宏斌,老师范美术专业出来的,油画、国画都还不错,是戴希斌教授的学生,毕业后师从著名画家罗平安专攻山水画。后来,陕西和甘肃联合开发美术教材西部版,石啸因为长期在一线教学,被聘请为编委。2000年又成为江苏陕西联合开发的义务教育《写字》教材编委。石啸先生作品《山行》之后刁老师在教学舞台上销声匿迹,听说调到机关了。前两年,美术圈子里又冒出个石啸,一了解,原来石啸是刁宏斌的笔名,沉寂这些年,工作之余,对于绘画的热爱,一直没有放下,十年磨一剑,终于有了自己的风格,也逐渐得到美术圈子认可。石啸先生作品《寒山转苍翠》丰子恺说过:“我以为人的生活可分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从教师到公务员,从上班时繁忙的公务到业余时间孤独地追求,动和静的反差,让石啸养成了恬淡的心境,动则奔波于球场飒爽英姿,静则面壁终日不觉疾苦。石啸端着酒杯开玩笑说:“只在画室里端端白酒,只是找找下笔的胆量,平静一些心情,真要是喝多一点,别说画画了,思维都会乱的。偶尔来几个同样嗜好的朋友,微醺之间颇有妙得。”浊酒一杯悟人生,忽然想起长啸的竹林七贤。石啸这种内心的静气,不为锦衣玉食、奇珍异宝等事物所诱导和蛊惑,从而得以保持一种深邃清明的心境来探究和感悟人生真谛。石啸先生作品《归山深浅去》二谈勤奋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天抽出2小时的时间用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或修炼自己的某一点长项,坚持21天便养成一个习惯,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采访石啸,更印证了这个理论。早年学画,跟随罗平安先生办画展、观写生,节假日都用在上面。有一年因公在北京进修学习,附近有著名画家王中年教授的山水画研究生班,但凡没有课程,石啸都偷偷跑去蹭课,后来王教授发现了,看看这个“编外生”功底不错,也时常过来指点一下。当那些正牌学生得知此事,大感惊奇。每提及此,石啸只觉得鲁莽又庆幸。石啸先生作品《丝路丹霞印象》现在,人在中年的上班族一般回到家里,简单晚餐家务之后,大多是看看电视、上上网,基本业余时间就打发完了。石啸不然,每天看看《新闻联播》之后,家里电视几乎没什么用途,不需要网络,很少的应酬,省出来的时间日积月累,就成就了满屋子的山水、印石。人的精力有限,把有限的生命赋予有价值的追求,不为名利,只为修身,这也是超凡脱俗的境界。石啸先生作品《无题》 三谈学养所谓学养,通常指学问和修养,是人的学问和修为的统一。中国画讲人文修养是有传统的。中国的文人画更是修养的外化、知识的记录。有人立言,留下著作,有人以绘画题咏和画面本身留下学问。早年石啸算是师范美术科班,因为师范专业内容广博,这种学习模式也为他涉猎书法、篆刻,甚至文史哲奠定了基础。石啸后来在工作之余,先后在陕西师大、西北大学取得了历史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凭,用他的话“反正读书,考考就拿了,何乐不为”。这些年来,石啸业余时间作平面设计、写诗歌散文、装帧插图,其中一篇散文《山里娃的亲戚》还获得全国征文一等奖。石啸指指书柜里码得整整齐齐的图书笑着说“也算是著作等身”。因为系统学习过历史,古文字功底了得,石啸对金石篆刻情有独钟。先秦古玺、汉魏封泥,古朴大气的古人率真天性正合了石啸开朗外向的性格。石啸先生作品《山居秋暝》 四谈艺术追求书画之道也是做人之道,这种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统一,正体现出一种精神品格。在懦家的文化视野中,书画之笔墨正可以反映人心、人性的寄托,以此为旨,体现书画家的人格理想。全面的艺术辩证法也正是体现出收放有度、张驰有节、不偏不倚的中和之美。绘画作品更看重人心高贵,如此才有可能感人。石啸认为,中国画家出好作品需要几个条件:充足的时间,散淡的心境,挑剔的眼光。画家,是个悠闲的职业,特别是中国画,它必须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保持距离。它是慢吞吞的事情,慢吞吞地一咏三叹。“五日一石,十月一水”是宋人的创作经验,北宋山水画的经典就是这种状态的产物。石啸先生作品《云山平似水》在石啸的近作中,似仍有古人深厚苍劲的笔意。在四米多宽的大幅作品《秦岭山居》中,乍一看,似曾相识的写生,细细品味,宋元笔意依稀可见,今人意趣脱俗不凡,没有多少色彩,连绵不绝的秦岭群峰,密林杂树间的禅院农家,极可玩味。石啸善于通过对主体形象的塑造,来达到深化其内在精神意蕴的目的,作品显得十分厚重。他画中树木的表现,以写实为主,是随景而变,有古人的写意,有笔墨的随意。这都是他经年积累,山居感悟所得。石啸总结,中国画必须强调笔墨。所谓用笔,唐代画家张彦远所说的“生死刚正之骨”,这是流露而不是刻意追求。石啸说,一个艺术家处于创造状态和不断发现自我的状态,他自然就体现了时代特色。石啸先生作品《西上太白峰》五谈微公益石啸回忆说,十多年前在一个笔会场合,见到了一位钦慕已久、很有名的老画家,不禁由衷赞了几句,老画家忙摆摆手:“我只是个画画的”。这句话,十多年来,他一直牢记,虽然渐有画名,但绝不敢有半点骄狂自得之气。石啸清楚自己身上的担子与责任,提出并践行微公益理念。因为工作关系,早年常跟随已故书法家石开展文化下乡、文化拥军等活动,目睹石老“德艺双馨”称号的含义,不知不觉,自己也走上公益之路。很多时候,石啸是公益活动的策划者,从支教下乡、文化下乡,到弘扬国学、继承传统,石啸凭借扎实的课堂教学经验,一次次亲力亲为。残联搞残疾人艺术培训,石啸倾力授课之余,为学员们免费购置章料、悉心治印,为学员们装裱习作,鼓励他们投入自身爱好当中。春节送春联,石啸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简易的农舍广场,挥毫到墨尽人散。村民往往拿些自备的劣纸,说是春联贴在茅厕猪圈,石啸和朋友们依然认真按照要求一笔一划让他们满意。因为他们知道,传播文化、服务百姓就是从最简单开始。石啸先生作品《无题》如今的石啸虽已步入知天命之年,但他的心态依旧洒脱。正如黄宾虹在题画时最常用的印文“传无尽灯”所言,继承传统,永无止境。石啸说:那就是“一辈子都在路上,想不到结束的地方”《西部商界》杂志中国经济动态      西部财经风云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西部商界杂志欢迎分享      欢迎投稿主编:刘峰丽      责编:陈锦微信制作:刘晶投稿邮箱:2891559219@qq.com

登录后方可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