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逛大集的历史,还敢自称青岛银?| 如是大集

By bing111 at 2017-05-15 • 0人收藏 • 304人看过
《成都古今记》载:“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古人是很讲究应季节令,四时意趣的,逛街都要逛得有知识有文化。这是尊重生活,也是珍惜当下的态度。而如今,网购时代的我们,还能否重拾这种闲适的情怀呢?市集古已有之,然而这方面的文化尚属冷门知识。买买买之余,我们也来八卦一下,那些古代市集的正确打开方式。原始社会后期,大家基本还是处于身裹兽皮,手持石斧的阶段,大部分日用品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然而有部分手拙群众表示,俺不会做工具啊,俺拿羊换两把斧头行不?一开始可能只是跟隔壁老王交换一下生活资源,然而慢慢发展成各个氏族一起去十字路口摆地摊的形式,玩家之间盛行用银鳞胸甲换灰布外衣,霜之哀伤换灰烬使者什么的(咦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到了商朝,几个奴隶主大佬懒得亲自出门做生意了,于是授权给手下马仔——奴隶管家“小臣”来具体进行。“小臣”驱使大批商业奴隶往来奔走于各个地区,进行更高规模的交易。这属于官方组织的大规模流动摊贩,营业执照什么的必须有,所以不用听到一句“城管来了!”就跑得比兔子还快。周朝的商业更进一步,据《周礼》记载,大批发商去早市,老百姓逛午市,小商贩赶晚市(艾玛这不就跟现代一样吗)。市集有司市,质人,胥师,司暴等职位,看不懂没关系,你只要知道这是,地税局,物价局,城管大队(这个伟大的职业终于还是出现了)就行……时间轴拉到秦汉时期,“市井”这个词儿诞生了。为什么市集要和井联系在一起呢?因为菜啦水果啦都要先在井里洗洗干净,以便有个好卖相(苹果不打蜡,真乃业界良心)。那时候市集的时间控制还是很严格的,从午时到日落前七刻,方便官府统一管理。说实话,因为晚上治安并不是很好,走得晚了容易被打劫,所以不服从管理的话,后果可能会比较严重。唐朝的气场不用多说,万国来朝抱大腿的节奏,然而到了宋代就只剩下经济繁荣了。虽然赵家政府对外形象就是战五渣,但是这不影响老百姓们开开心心做生意逛大集。宋代的通宵夜市极为繁荣,或者说根本就是吃货的天堂——卖卤味的,卖面点的,卖羹汤的,卖甜品的,要什么有什么。据《清明上河图》里的画面考证,有的饭店甚至还有送外卖的小哥,真心给古人跪了……庙会就更加热闹了,《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东京大相国寺开放集市的时候,吃穿住用无所不有,甚至还有各种舶来品,想来那时候的海淘代购们活得也是相当滋润。这里插播一段八卦:宋徽宗有天晚上听到外面一片喧闹,觉得奇怪,便问是怎么回事。太监答,是街边酒楼通宵营业,大家在那开趴体嗨着呢。宋徽宗十分郁闷,觉得皇宫里冷冷清清,还不如外面酒吧热闹。这件事告诉我们,其实九五之尊也很苦逼啊。如果可以穿越回那个时代我想对他说:陛下,周末来如是邦大集逛逛如何?如是邦大集,是由如是书店、如是邦、袁策生物、砂锅会联合主办。汇集全青岛市110家商户,涵盖吃、喝、玩、乐等创意形态的多样性市集。这里可以买买买,可以玩玩玩,可以表演,可以互动。我们的宗旨是,以最包容的姿态,满足你生活的一切需要!青岛大集的最终升级高逼格版,就在如是大集!画风超美,人气超旺,你还等·什·么!时间7月2日(大集就在明天!明天!明天!)地点如是书店门前广场

登录后方可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