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提纲:古代汉语知识通论部分(27)

2019-10-28 10:52:05

六、常用字:

1 、险:从阜声。(1 )本义:地势高低悬殊。如本课“苟有险”(2 )引申义:地势险峻危险—抽象道路—情势倾危,抽象意义的危险—防御工事—险恶。

2 、识:(1 )本义:记录下来作为标志。(2 )引申义:用心记住—知道、认识,如本课“子岂识之”。

3 、败:(1 )本义:毁坏。(2 )引申义:用于抽象的意义。如本课“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军队被摧毁击破,如本课“齐师败矣”—使动,摧毁敌军—事情没办成—鱼肉腐坏。

4 、如:从口女声,(1 )本义:随从、顺从。(2 )引申义:a 照…办理—像…一样—比得上。b往…去,如本课“如华泉取饮”。(3 )如果,连词,表假设。(4 )或者,选择连词。

5 、病:(1 )本义:重病。(2 )引申义:动词,有重病—毛病、弊端—困难、不利(形)——忧虑、担心。

6 、陈:(1 )常用义:陈列、排列,如“陈力就列”—战阵、行列。(2 )引申义:向上陈述、陈说—久、陈旧。

7 、定:(1 )本义:安定。(2 )引申义:a 固定,如“韩厥伏,定其右”—平定—确定、决定。b 止息、停止。

第十三课子产说范宣子轻币

一字:说→悦,

二虚词:

1 、侨也惑之:句中语气词。

2 、夫令名,德之舆也;发语词。

3 、无亦是务乎:为什么不…呢。

4 、有令德也夫:“也”句末语气词,表肯定。“夫”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5 、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毋宁”常用于反问句首,对后面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否定。“实”,副词,确实。“而”,连词,表转折。

三、实词:

1 、诸侯之币重:此处指礼物。

2 、且晋国贰:怀有二心。

3 、诸侯贰,则晋国坏:“贰”同上,“坏”,此处指国或家的损害。

3 、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与晋国相对,指范氏私家。春秋时诸侯称国,卿大夫称家,指宗族而言,与今义很不相同。

4 、夫令名,德之舆也:好的(形)。

5 、德,国家之基也:根基。

6 、无亦是务乎:致力(动)。

7 、恕思以明德:在古代有特定的含义,表示“以心揆心”,“恕思”,用“恕”的思想。

四、活用:

1 、郑人病之:名→意动,把…当作忧患。

2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形→动,作…长,即掌管

3 、恕思以明德:使动,使…显明昭彰。

4 、宣子说,乃轻币:形→使动,使(币)轻。

5 、无令名之难:形→动,忧虑、畏惧。

6 、是以远至迩安:“远”,形→名,远方的诸侯。“迩”,形→名,近邻的诸侯。

五、句:

1 、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复指前置宾语)

2 、无亦是务乎?(疑代作前置宾语)。

3 、有令德也夫:判断句。

4 、夫令名,德之舆也。(判断句)

5 、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两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

六、常用词:

1 、币:(1 )本义:用于馈赠或献神的缯帛。(2 )上申义:用作礼物(包括敬神)的皮、帛、玉、禽等也统称为“币”—礼物—诸侯之间贡纳的财物,也叫“币,如”诸侯以币轻“—泛指财物—汉代后,才主要用于指钱币。

2 、贿(1 )本义:财物。如本课“夫讲侯之贿,聚于公室。”(2 )引申义:赠送财物—贿赂(后)。“贿”、“赂”义近,但通常“贿”为动词,“赂”为名词。

3 、贰:(1 )本义:一分为二。如“西鄙北鄙贰于己”、“国不堪贰”。(2 )常用义:分开、离心离德。如本课“诸侯贰”—原物的仿制品、复制品也叫贰—事物不统一。

4 、坏:(1 )本义:建筑物之类毁坏。(2 )引申义:使动,破坏,如本课“有基无坏”—事物的毁坏败坏,如本课“诸侯贰则晋国坏”—生物受到损伤—军队溃败。(注意:古代汉语中“坏”没有不好的意思。

5 、务:(1 )本义:致力从事。(2 )引申义:所致力的事情,事务—一定、务必(副)

6 、临:(1 )本义:俯视。如“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2 )引申义:从上往下,如本课“上帝临女,无贰尔心”—上级面对下级、高贵的面对卑贱的—靠近、逼近,多用于上对下,强对弱—遇到、碰见(3 )哭,多指哭悼死者,读。如“窆不临其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