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诗词彩带,唱响写作华章

2019-10-24 16:11:23

  作者:江苏扬州江都区第三中学 丁志艳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许多优秀的古典诗歌就是作文技法成功运用的典范,当然也是用来教学作文技法的最佳范文。

  一、从古诗词中学习如何提升境界、深化主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学生作文中经常不知道画龙点睛归纳主题,缺乏必要的议论抒情,更不知道怎样继续挖掘主题,让文章境界得到提升。学习诗歌有助于学生了解文章如何画龙点睛的同时提升境界,深化主题。有的诗歌往往在最后使整首诗的境界提升,情感得到升华。

  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前三节都是叙述个人的悲惨处境,到最后一节却异峰突起,推己及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此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让这篇文章传诵至今,成为经典之作。

  二、从古诗词中学习如何巧妙构思文章

  当前学生普遍阅读量少,生活圈子窄,写作素材积累不够,往往写出的文章或主题陈旧,千篇一律,或平铺直叙,枯燥无味。怎样才能让作文立意新奇,构思独特,夺人眼球呢?

  有的诗歌不但主题深邃,而且立意新奇。比如刘禹锡的《秋词》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典范,反弹琵琶,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和独特的思想境界。如果学生也能学习这种方法,逆向思维,能够在立意上翻出新意,自然能在许多千篇一律的文章中脱颖而出。

  文章境界立意固然重要,但文章如果能有巧妙的构思,即使是主题老旧也能让人耳目一新。比如杜甫那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明明是自己思念远在鄜州的妻儿,却一句没有细写自己的心理,而是想象妻子忆念长安,望月怀人,妻子在担心、在忧虑丈夫处境如何,是否还活着……近乎凝固的步月怀人形象,演绎出一段辛酸凄美的情思。同时,“云鬟香雾”“玉臂清辉”又见妻子形象的清丽凄美、楚楚动人,更烘托出诗人的怀想、眷恋。

  诗歌通常思路严谨,而简短的篇幅让这一点更容易把握。就拿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来说,诗仙先用两个散文式的句子直接抒发心中的郁结和烦闷,给全诗着上一层愁苦的色彩。接着写登楼所见,长风万里,秋雁南飞,引发诗人的豪情。顺理成章借叔侄二人的谈话坦诚心中“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壮志。但这样的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暂时忘却的愁绪又涌上心头,上的失意,仕途上的苦闷让他既惆怅又不甘心,发出了“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激愤之词。整首词感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对比使诗人的豪情与怀才不遇的无奈抒发得既淋漓尽致又水到渠成,自然真实。

  许多诗歌中有明显过渡性的语句,杜牧的《泊秦淮》“夜泊秦淮近酒家”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直接引出下文听到商女的歌声而引发的慨叹;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借“风吹雨”一语双关,将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由述说自己处境转为抒发为国杀敌的爱国情怀,显得自然而巧妙。

  有的诗歌用几个字就做到“起承转合”,同时有柳暗花明的惊奇感。像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达西”就是一篇精采的极短篇。光看前两句,让人以为作者是嫌黄莺太吵,所以要把鸟赶走。再往下看,画面一转,原来鸟会把作者吵醒,无法再做与在边疆打仗的丈夫相会的梦。简短的文字,把夫妻感情和对战乱的控诉,都借着赶鸟这件事描写出来。

  学习这些诗歌的布局思路,对教会学生各种谋篇布局的方法技巧,如怎么铺垫怎么过渡等等,是很有帮助的。

  三、从古诗词中学习各种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对比手法的使用,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的《秋词》就是代表。现代文学巨匠们也很喜欢用对比这种手法,鲁迅先生就说过:对比是认识事物最好的法子。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等名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这无疑是向古人学写作的优秀范例。

  中国古典诗词还讲究留白,含蓄蕴藉,虚实相映,烘托映衬……这些表现手法学生在作文中若能熟练使用,还愁写不好作文吗?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习古典诗词,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为此,教师们不仅要求学生背诵新课标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更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揣摩,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又能使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