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实施策略

2019-12-11 13:54:41

1 2 3 4 下一页

  摘要: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和大量习题训练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作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见解,解除自己内心的疑惑,直至感到豁然开朗,才是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立足点不是要否定我们的教学传统,而是对教学传统进行一种补充、改进,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就合作学习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误区和有效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应用误区,实施策略

  教师讲、学生听、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这是我们大多数数学教师喜欢采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有利于教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的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掌握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掌控。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方式让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用在消化教师所讲内容,复制教师的想法和解题方法以及重复机械的练习,从而打消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改提出了重活动,重合作,重实践的数学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多做一些探究性的活动,通过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随着数学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和大量习题训练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柏拉斯基指出“数学教师的使命不是向学生教数学,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独立地或大家齐心协力地去掌握知识、技能、技巧”。

  什么是合作学习?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就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思想。《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育名著《学记》中也提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许多私塾都采取“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办法教学;书院更是盛行“切磋”之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小先生制”。文艺复兴时期捷克的大教育家的也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获取知识。启蒙时期,法国的卢梭、英国的洛克、美国的杰弗逊和本杰明·都曾指出过合作的思想。这些提法、行为都体现了合作最基本的理念——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十八世纪,约瑟夫·兰开斯特和安德鲁·贝尔开始在英国广泛使用合作性学习小组;十九世纪初,合作学习的方式传入美国,并不断发展。合作学习现在已广泛地应用于美国、以色列、新西兰、瑞典、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德国等国的大中小学教学。

  各国都对合作学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在不同的国家,合作学习的研究角度、实践方式、学习模式、甚至表述称谓都相差甚远。如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俩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等等。

  尽管存在种种不同,但我们不难看出合作学习是以生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主要的取向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其共同特征。当然,还存在以师生互动、教师间互动及完全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是让异质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根椐一定的学习目标,通过共同学习讨论研究,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一定目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活动。

  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见解,解除自己内心的疑惑,直至感到豁然开朗,才是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立足点不是要否定我们的教学传统,而是对教学传统进行一种补充、改进,进而改善教学现状,改变传统教学系统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并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情感资源,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从课改开始到现在,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已深入人心,走进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随处可见。然而,在热闹的场面背后,到底有多少学生发表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认真地倾听了别人的见解,又有多少学生游离其外,无所适从呢?本文就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思考和想法,与同仁商洽。

  一、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误区

  误区一:“合作学习”的假象

  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课堂气氛的活跃,不管是否恰当都要尝试着用,好象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只有“合作探究”才叫改革教育理念。并没有考虑学生是否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是否利于学生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是否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是一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费时多,成效微,甚至于适得其反。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