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洋人在西安事变中巧妙斡旋拯救

2019-12-10 09:29:57

1 2 下一页

  核心提示:时至今日,端纳在蒋、宋、张、杨两派之间细心周旋的故事,仍然让人们对这位洋顾问的智慧和勇气敬佩有加,事实上端纳在当中并无行政职务,他的公开身份是蒋、宋的私人朋友和顾问,是怎样的深情厚谊让他以私人朋友的身份出谋献策,不惜以身犯险,又为何能够以异邦顾问的身份深入到一次又一次的漩涡当中,见证也改变着中国近代史的航向。

  本文摘自凤凰卫视2月9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05年正是日俄战争胶着之时,俄国派出强大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准备给致命一击,然而这神秘的舰队究竟蛰伏何处却无人知晓,也让日本的情报机构伤透了脑筋,几天之后《德臣报》发布独家消息,宣布第二舰队正潜伏于越南金兰湾,文章署名是威廉·亨利·端纳,俄国舰队的行踪暴露,在驶向海参崴的途中遭遇了日本舰队的伏击,这一战役史称对马海战,战役以日方大获全胜而告终,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三分之二的船只被摧毁,几乎全军覆没,俄国人铩羽而归一蹶不振,端纳在远东新闻界的名号却由此打响,日本人、俄国人甚至是世界的新闻媒体都在问,端纳究竟何许人呢?更让人料想不到的是此后40年端纳这个名字还伴随着孙中山、袁世凯、、和横穿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甚至被称为是中国第一的白人顾问。

  然而这位新闻记者出身的洋顾问却并没有给后人留下只言片语,只有散落各地的书信闲章和口耳相传的故事,留待后人拼凑。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翻开端纳档案,随着他的中国之旅来管窥近代历史背后的那些鲜为人知的角落吧。

  解说:这位曾帮助日本在对马海战中大获全胜的新闻记者威廉·亨利·端纳,在40年的中国之旅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幕,却发生在抗日战争千钧一发之际。

  1936年12月12日晚上,《》记者哈雷特·阿本德在他上海百老汇大厦16层的公寓中踱步,自去西安督战后,很久未得到消息了。于是,阿本德接连拨打了、和端纳家的电话,得到的却是相同的答复到孔博士家去了。职业敏感让他觉得事有蹊跷。于是,他开始不停地拨打孔府的电话。电话中,道出了天机将军被劫持了,事情发生在他的住处,在西安城外的一座旧庙里。

  戴鞍钢(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延安的来往超过我们的想象,甚至还有比较确切的消息,还提出要参加,所以这样一些举动其实都通过特务系统被略知一二,也就是知道和走的很近,但是究竟走到什么程度,他也不是太清楚,这也是他为什么飞临西安督战的一个原因,他到西安去之后,双方就摊牌了,一个强行要,一个认为不应该,而且也比较霸道,盛气凌人等等,觉得受不了,所以一怒之下就决定兵变。

  解说:这位在九一八事变中痛失故土的东北军少帅终于下了决心,扣押了前来西安督促的,一夜之间古城西安举世瞩目,的一举一动决定着亿万人的命运,得到消息的阿本德心中一阵狂喜,这是一条独家新闻,当即《》在时报广场的霓虹灯上公布了这条消息,另一端的孔祥熙公馆则正处于火急火燎之中。

  张威(《端纳档案》作者):因为蒋被抓了,抓他的人是,那你说他去跟说肯定也不行,那些强硬派跟说肯定也不行,他只能是找一个中间人物,那你说中间人物谁是最合适的?那肯定就是端纳了,因为端纳曾经做个的顾问,也是的顾问,两边都能说得上话,所以呢都是朋友。

  解说:端纳随蒋夫人一行人连夜赶赴南京。南京也召开紧急会议,商讨解决方案当晚一场唇枪舌战,主战派的戴季陶、何应钦等人认为应当立即讨伐和,称不能取从其狂悖,陷国家于沦胥,主和派则认为,应先获知在西安是否安全后再做定夺。等13日晨,到达南京后,一干人汇集在孔祥熙公馆,听取紧急内阁会议详情,讨论如何应对危机。其时,外界传言纷飞,有谣传委员长已经被处死。

  戴鞍钢:当时很混乱,也就说是说生死都不知道,所以在这中间端纳是作用是蛮关键的,因为生死都不知道那南京方面的决策就很难做出,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从上海赶回南京,然后呢和西安的取得联系,提出派他有来往的端纳到西安去,实际上就去看看究竟,看看究竟是不是还活着,西安到底要干什么?因为都不清楚,没有什么太可靠的信息,在这种状况下,有各种各样的主张,包括要轰炸西安,包括要派兵要进攻西安等等。

  邢建榕:双方争执不下,那么端纳就自告奋勇说我要去西安看一看,我要传递一个准确的信息出来,你们再做决断。

  解说:争吵一直持续到中午,大家终于冷静下来,同意了的建议,先派遣能接受的一批可靠而信赖的人前往西安考察,再做决定,会议结束一小时后,当时的管家黄仁霖和端纳便启程前往西安。

  邢建榕:端纳不会讲中文,万一要碰到讲中国话的人他也搞不清楚,所以做他翻译,叫黄仁霖做他翻译,另外一个呢黄仁霖也有任务去,就是一定要看见活的,你端纳一个人万一人家不相信呢?被这个收买了怎么办呢?所以让黄仁霖也跟着去,所以黄仁霖去的时候很慌张,觉得这个有去无回,这个很可怕的,就写了遗嘱。

  解说:此时的西安被扣的已经做好的牺牲的准备,一天之内留下了三份遗书,给其妻,给其子蒋经国和蒋纬国,以及给全国国民,命悬一线之际不忘安顿家事,叮嘱夫人与二子恪守天伦孝悌,又在告全国国民中言之切切,惟望全国同胞对于中正平日所明告之信条,一明礼义,二,知廉耻,三,负责任,四,守纪律,人人严守而实行之,则中正虽死犹生中国虽危必安,勿忘以中正个人之生死而有顾虑也。

  张威:这个人他是受过那种日本的那种武士道精神的训练,所以也是一个革命者,所以他是对自己的生命肯定不会很在乎的,他是可能是的这样一种情况。

  邢建榕:本来是非常恐惧,因为他怕,更怕他们还有他下面这些当兵的,随时随地把他拎出去枪毙都有可能,所以他一个非常恐惧,所以在表现上呢就非常狂躁,既不愿意跟这个他们交流,也不吃饭,就睡在床上绝食在那里,而且他因为受伤了,脚受伤了,腰什么都受伤了,睡在那个床上也不起来,也不吃饭,也不说话,要么就破口大骂。

  解说:为防止,房间内的所有电线插座全部拆除,尖利物品也全部被拿走,12月14日端纳的飞机抵达西安,在当天日记中写到,下午五时,端纳来见,以一异国人而不辞远道前来省事,其忠义令人感动,风尘仆仆的端纳带来了南京方面主和派的和谈意愿,也传达了英美的态度,恼怒强硬的才稍微缓和起来。

  张威:端纳一出现马上就软了,因为如果他见不着他,他一直是死扛着,他是一直是不吃不喝,拒绝跟谈话,端纳来了以后端纳劝说,你一定要跟他们谈话,说汉卿没有说要杀你的意思,就是想让你能够说联合起来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来抗日,当时他说你同意的话,你是一个大大的人,说如果你不同意的话就是一个非常小小的人,非常渺小的人。

  邢建榕(上海市档案馆研究员):端纳第一次进西安的时候,也是带了的书信过去的,就说南京什么,现在主战派很猖狂,就这个意思,就是戏中有戏这个意思,就说有可能他们要轰炸西安,所以这种话对也是有一种这个促进作用,就是说他觉得这个也不能太固执,太固执的话万一真的何应钦他们派兵来轰炸,他不是自己把老命也搭上去也不行。

  解说:见的态度有所转变,端纳开始做的工作,晚餐之后,端纳找到拿出的一本日记,让研究一下,看看真实的内心世界,原来为了取得的信任,蒋夫人让端纳带去了蒋的日记,仔细翻阅了蒋的日记,坐在一边的端纳不失时机地说,我相信你会发现他比你想象的要爱国的多,后来回忆,第二天早晨泪流满面而来,半晌无语,自行退去,就在端纳在与之间细心斡旋的同时,外界却炸开了锅,有关西安事变的谣言满天飞。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