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考语文有关的不负责任吐槽,可无视

2019-11-03 12:58:03

再过两小时,现在正在考场上奋战的那群人,就将脱下高三毕业生的标签,进入人生的新阶段了。
  场内的寂静和专注,与场外家长的焦虑和紧张,相映成趣,让我这个旁观者都很感慨。
  既然尘埃落定,我乱七八糟说点言不及义的东西,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实质的影响了。
  今年的高考,承载的东西可能太多,已远超过一场选拔考试的意义了。教育公平的争论、异地高考的博弈,湖南卫视主持人义愤填膺、唾沫横飞的评论,湖北考生和首都考生同样分数不同命运的戏剧化段子,社会舆论已经酝酿、发酵很久了;北京置身于漩涡中心,抨击者有之,支持者有之,更多的可能是围观者。这些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给北京乃至更高层教育部门压力,于是,有了这次除了面对北京考生、还需要面对全国考生乃至其他群体质疑的高考。
  所以,这是一场选拔考试,这是一场社会和谐的考试,这场考试已经被赋予了一定的功能。题目简单点,分数线高一些,是不是可以平息这些争论呢?结果很难预料。
  昨晚抽空看了语文试卷,看过之后,我就对自己的学生抱愧:我为什么到最后时刻还让你们温习成语呢,我为什么到最后时刻还给你们文学常识的材料呢;我这是在浪费你们宝贵的休息时间啊,想到你们很累、很仔细地看完却毫无用处,我就心里觉得十分过意不去啊......
  语文试卷的逐题分析已经有学而思的老师发了,我就不凑热闹。吐槽一下自己对试卷的感觉吧。
  总体而言,应该是比较简单的。肯定不到一模的难度,甚至与二模的难度比都有差距(当然二模分数由于是本校老师阅卷,不一定和难度正相关),更不用说西城二模这种几乎比一模难的情况了。与去年高考语文比较,我觉得难度也有明显下降。
  语言基础里几乎没有中等难度的题目,可能只有语病这题稍微有点障碍,D选项不认真看可能会被错选,考察的是搭配不当,细心点必然能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诗歌鉴赏,选择题设置了很简单的一个陷阱,诗歌主旨把握后对细节表达的判断,一般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难度能与去年相当的,可能就只是文言文阅读了。文言文阅读文本很简单,几乎不会造成多少阅读障碍,在命题上,实词题中的“籍”在去年高考文言文中出现过,一样的意思,但是去年没有重点考察;做过去年真题且细心的学生这个干扰项应该能排除;而文言文的文意理解题和主观题有一定难度,这里不展开说。断句语段也有一定难度,但是句式也比较整饬,掌握技巧很好划出来。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散文阅读。这篇散文不知道入选高考试卷的标准是什么,我个人觉得既考察不了文学审美和感悟能力,也考察不了章法技巧(姑妄言之,不喜勿喷)。从这个文本里出三道题,实在难为命题组的老师了。延伸题“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歌鉴赏里出现可能更合适一些,结合原文分析,基本上也窄化了学生的表达空间。
  作文可能是整张卷子里差强人意的部分,但在微博上却被喷得一塌糊涂;耳食之徒,俯拾皆是,嘿嘿。
  因此,我感觉今年语文区分度不会太高,预测平时一模、二模90上下的,基本上能到100左右,至少是及格线以上;而100以上的或者120分左右的,很难根据个人的实际语文水平拉开分数差距。换句话说,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这张卷子削弱了他们的优势,除非在作文上能较为出彩。
  好吧,瞎说这么多,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