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学知识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影响

2019-11-16 20:16:42

  中学思想课教学既要达到传授知识,又要达到育人的目的,必须重视运用心理学知识。当前高中生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明显变化,由过去的狭隘、自我为中心逐步转向开放、民主、追求时尚,他们的眼界变得更加超前,思想变得更加复杂。针对这种新的情况,中学思想课教师要运用心理学知识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锁,努力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一、实施课堂学生心理控制的方法,提高中学思想课教学实际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的结果,一是在教师具体指导,二是在学生积极参与下所进行的知识互动过程,它以知识互动为主线,另外伴随一条师生感情互动线:假如师生心灵相通则极易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若交流不顺会致使教学过程失败。所以一位合格的、称职的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更正,这就需要教师要运用课堂学生心理控制的方法。所谓学生课堂心理控制的方法,就是在整个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将学生的心理思想活动转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框架之内,以防学生学习思想不集中,开小差的情况。

  当前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价值观的转变,教材内容同实际脱节,也由于实用主义影响,理工类学生高考不考思想内容,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思想偏差,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混”课。所以加强课堂学生心理控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必要。

  如何运用课堂学生心理控制的方法很多。一可以采取课堂教师语言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方法。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不能讲学生听起来空话连篇的语言,不要大而全、空而高,应鲜明生动、不失逻辑性、不失趣味性,使用诙谐、活泼有趣的语言、语调来吸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可以采取师生情感互动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是一种好的教学知识的方式,也是一种好的教育人的方式。课堂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达到好的教学教育效果,任课教师要用最真诚、最深入的情感来感染、吸引学生,使学生思想精力集中到教师的教学上,以提高教学效果。三可采取讨论的方法。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一言堂,有些课内简单的内容,教师可采取让学生讨论,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中,教师发现问题再进行点拨,这样学生学习劲头会更大,效率会更高,学习兴趣会更浓。四可采取现代化设备的方法。教师传授知识方式不可满堂灌、独角戏式,而应以新奇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所以,可通过现代化设备,如多媒体,采取生动活泼的图片、影视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思路,来提高中学思想课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兴趣是培养学生最好的老师,课堂学生心理控制的运用,不能忽视学生对思想课兴趣的培养。

  二、运用心理学的个性差异理论,提高思想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教育教学过程中,被教育教学的学生都是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具有特殊性。他们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性差异。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就要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讲究针对性。何谓个性心理差异,是指人在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三个方面。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都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做到因人施教。

  如何运用个性差异理论来提高思想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呢?一采取鼓励方法。对于学生当中性格上表现出内向、懦弱,行动上表现出爱静,语言上不善于沟通的学生,要采取鼓励的方法。心理学好多实验都证明:经过鼓励学生的行为表现得更加主动自觉,而且结果更富有成效,而未经鼓励学生的行为就表现出消极被动,呈现出的效果也差。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好的方面,要尽量用鼓励的语言,要充分挖掘学生心理的潜能,教师要尽可能用多的、得体的方式,采用中肯、合理、鼓励的语言,充满希望赞赏的语气,去鼓励学生、评价学生。二可采取含蓄法。对于性格表现出比较外向,举止泼辣,经常自以为是的学生,教师则要采用含蓄的方法,来提醒这类性格的学生,以便使他们不要得意忘形、乐极生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含蓄间接的方法,不断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便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充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含蓄法中最比较常用的是通过教师眼神、教师表情、教师说话的语气语调对学生加以暗示提醒,从而起到对学生产生调控的作用,引导学生更加自觉地学习。三可采取榜样法。对于平时成绩较好,学习刻苦,要树立榜样示范,引导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利用先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其他学生努力提高。在思想课教学过程中榜样示范作用很重要,使学生明确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研究学生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在思想课学习中采取心理自助

  当前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受各种思潮的冲击,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性、复杂化的趋势。随着学生需求层次的提高,满足他们的难度也随之不断提高。有的学生认为高考理科不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想课内容变化大、变化快,学了以后没有什么用处,不下功夫,只求应付高中毕业会考考试;有的学生眼睛只注意书本知识,只知道背诵一些马列主义的原理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不注意知识的运用,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注意自己的能力和思想觉悟的提高。这种状况的存在学生本人也感到很迷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思想课在学生中的接受程度,避免学生的需求受挫,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痛苦,教师在思想课教育教学中必须加强心理学知识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心理自助活动。

  心理自助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转换法。由于学生个体在学习中对某种需求自己认为不能得到满足,于是把这种需求转移到别的事物上,以减轻自身精神上的痛苦。个别学生对思想课学习动机不明确,方法不得体,看到这门课就非常害怕和厌倦,作为思想课教师就应采取转换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某一突破口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某一方面兴趣,从而来改变思想课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二是自安法。指在学习中遭受困难或无法实现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时,为了缓解由于失败而带来的不安,可以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以达到受挫“合理化”的目的,也可称之为“阿Q胜利法”。现在个别同学学习思想课很用功,但缺乏好的学习方法,以至于成绩总也提不高,久而久之,学习的积极性随之减弱,精神压力随之增加。此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运用自安法,要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要讲究学习的方式方法,成绩最终是会上去的。要相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道理。三是提升法。是指学生在原有层次的需求不能满足时,就向较高目标奋斗,以达到更高层次的满足。现在的学生也非常追求物质资料的消费,穿讲名牌、用讲高档,并且还互相攀比,个别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差,在一定程度上自尊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作为教师要及时向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告诉学生在学校里是学习成绩上的竞争,而不是衣着的攀比,只有学习成绩进步、思想道德高尚、身体健康才是真正的优胜者。在思想课教学中运用升华法努力促使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以提高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质。

  四、运用心理学自我反省的认知方法,在思想课中进行学法指导

  教师除了自己对学生会教,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上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何进行预习、上课听讲、复习的有效方法,也要结合思想学科特点以及教育、心理规律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要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法介绍,也要结合个别学生的具体心理特点,因人指导,有的放失。

  根据心理学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的心理活动流畅,则他们的认识就全面而深刻,思维就敏捷而灵活,记忆就准确而牢固,收效就丰富而显著。反之他们的认识就模糊,思维就迟钝,学习效果就会降低。在思想课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自我反省认知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主动发展,而不是被动学习。例如:学生在做思想题目时,经常会出现同样的错误。教师要针对学生经常重复出现的几种类型的错误现象,有意识地叫学生进行反省,找出其中原因并思考解决办法,使以后消除类似的错误。一开始实行时,学生不太适应这种方法,在老师指导帮助下,再进行集中归类,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反省。这样通过一段时间实践以后,学生会逐渐学会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实践证明,教师如果重视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自我反省认知的方法和步骤,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性,从而为学生主动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从而为思想课学习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五、运用心理学不同需求层次理论,选择适当需求层次改进思想课教学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课教学偏重于传授理论知识,对学生灌输固定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观,只重说教,轻视内化,忽视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成长主体的心理需求,富有启迪的马克思哲学理论却给学生予虚、无、空的感觉,以致不少学生对此产生了厌学情绪,富有哲理的理论难以被学生接受,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难以被学生认同。中学教育既要满足社会对中学生道德规范、理论知识掌握的要求,又要满足受教育者充分发扬自己个性,充分展示自己潜能,以致达到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法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赫而巴特认为:“符合人心理需要的东西才会使人感到有价值”,才能产生对学习的原动力,促使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著名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非常强调人的心理需求产生学习动机。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强调:各种需求有高低之分、前后顺序之分,只有低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满足。

  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看来,需求是人的行为和活动的决定原因,而且也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决定原因。因此教育首先是对人需求的培养。但是需求是有层次性的,只能循序渐进,直至追求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现在社会公德教育提出的大公无私(应当);公私兼顾(正当);自私自利(不当)的口号,就是根据人的需求划出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因而受到群众的一致认同。宁波市政府对市民提出的“十不”规范,就是从低层次需求做起的一个活生生的实例,实际上也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切入点。因此,中学思想课教学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层次理论作出相应的改变,而不应该进行脱离实际的理想化、空洞化的教育。

  一般的中学思想课教育中,往往采用固定化的教育模式,希望学生追求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然而,现在的社会是丰富多彩的社会,展现了人性中更多的不同点,而其中的许多侧面与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价值观相去甚远。当我们把理想化的看法灌输给中学生时,他们所看到的现实却是与受教育内容相差很远,那么中学思想课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中学思想课选择适当的需求层次进行教学,符合现实社会生活情况和学生思想实际,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高二哲学知识“人生价值”的理论时,提出“人为什么要参加工作?”学生往往脱口而出:“为了赚钱,养家度日。”这种回答属于低层次需求,思想境界当然是不高的,但作为老师应首先给予指出在初级阶段,工作确实还是一种谋生手段,工作为了赚钱无可非议。但工作除了赚钱就没有其他目的了吗?引导学生挖掘更深层次,这时候学生纷纷发言:“工作能给社会、国家创造财富”“工作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工作能使人活得更加充实、富有情趣”“工作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自然地引到人的需求的最高层次,也很自然地讲清楚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种运用心理学知识的需求层次论方法避免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逆反心理、抵触情绪,也促使了教学气氛融洽,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也很容易达到。

  总之,中学思想课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充分重视运用心理学知识,让学生产生学习思想课的优势心理,使学生在学习上处处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导师,而不是灌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