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老人30年研究数学难题

2019-10-11 20:05:09

  发明多功能组合尺获国家专利
  
  在万州北山大道1106号一简易民房里,51岁的周世海老人,将一块块用打印纸制作的拼纸拼接起来,一幅由纸片拼成的图形不断“膨胀”,直到底边长达5米,这是他花了1年时间,“研究”并制作的“杨辉三角形”点缀图表拼纸。
  
  30年前,怀着对数学的痴迷,高考落榜后的周世海没有放下学习。在不断自学的时候,他的眼睛险些失明,为了抓住眼睛还能看见这世界的机会,他开始“专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歌德巴赫猜想、珠算、寻找10万以内的素数、杨辉三角形……
  
  接触算盘:练成了“珠算神手”
 
 
  周世海出生在老万县卢家街,读初中的时候,成绩特别好,深得老师喜爱。但其天生高度近视的双眼,因拒绝佩戴眼镜,上课时看不到黑板,到高中的时候,成绩下滑,1977年参加高考时与大学失之交臂。大学落榜后,周世海在老万县棉织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先后做了保管员、开票员。保管员这份工作,让喜爱数学的周世海有机会长时间接触算盘,练成了他“珠算神手”的称号。
  
  很难理解,只有高中文化,是工厂普通工人的周世海却对歌德巴赫猜想(1+1)进行过论证,对费尔马大定理,判断素数真伪写过论文。
  
  周世海为啥对此如此热情。原来1994年年初,近视1000余度的周世海遭遇眼疾,险些失明。从医院出来后,他决定趁眼睛还能看见,对自己痴迷的数学进行“研究”。
  
  负债累累:全身心搞数学“研究”
  
  1994年5月1日,周世海突发奇想,开始“研究”如何尽快寻找素数,他找来大量挂历纸排列数字,寻找规律。花了3个月的时间,他用巧妙的方法,把10万以内的素数都寻找出来了。之后,他又“研究”起杨辉三角形,为了让它所表达的数学思想更加直观形象,他花了1年时间,“研究”并制作了“杨辉三角形”点缀图表拼纸,做到了“杨辉三角形”的一百零五层,由91张大大小小的拼纸组成。
  
  之后,周世海更加劲头十足,对一些世界级的数学“难题”,也要弄个清楚。一有时间,便一头扎进他的“研究”里,有时凌晨两、三点钟,他都还在苦思冥想。1998年,周世海下岗后每天都在搞着全家都看不懂的数学难题。2003年8月,周世海从单位病退,每月有200元的工资。为了搞“研究”,周世海长期自掏腰包买资料、买工具、买大量的书纸,花去了3万多元。
  
  创新功能:发明多功能尺获专利
  
  有人认为周世海太高估了自己;有人认为周世海值得敬佩,他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不惜一切全身心扑在学习研究上,阐释了“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还能教育年轻人珍惜学习机会,不能轻易放弃梦想,甚至是在遭遇重重挫折的时候。
  
  长期这样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去搞这些“研究”,周世海终于有了一点成就,他创新直尺功能,发明的多功能组合尺在2008年6月获得了国家专利,正在寻求开发合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