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多宗"最" 寿光双王城盐业考古位列"十大"

2019-12-09 14:23:54

  双王城盐业遗址调查发现的盐灶和煮盐工具。
  

  寿光双王城盐业考古,是海盐制盐作坊发掘及课题研究的第一次,填补了中国海盐制盐业考古研究的空白。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始自1991年,至今已是第19届,它已成为海内外关注的中国考古界的一项重要活动,代表了考古学界的最高水平。寿光双王城盐业考古为何能进入“2008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列?4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记者采访了考古队领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守功。
  
  “首先,这项考古项目比较新,”王守功介绍,“盐业考古在欧洲起步较早,在我国则是个比较新的课题,寿光双王城盐业考古,是由中国考古研究机构独立进行的大型考古项目;尤其珍贵的是,这是海盐制盐作坊发掘及课题研究的第一次,填补了中国海盐制盐业考古研究的空白,为中国古代盐业史研究提出了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在渤海沿岸以海盐制作为课题研究进行的大规模考古,以及发掘保存如此完整的制盐作坊,在世界也尚属首次。”
  
  在国家稳定、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制盐业,在古代是何种风貌?古人是如何制盐的?王守功说,山东寿光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群的发现可以说揭开了古代制盐业的神秘面纱。从发掘资料分析,商代晚期与西周早期的制盐作坊基本一致。一个作坊由卤水井、盐池、盐灶等组成。人们从卤水井中提取卤水,在盐池内浓缩卤水,在盐灶上煮盐;煮盐使用的盔形器一般底部抹较厚的草拌泥。“这是迄今国内发现最早的用海水制盐的作坊,对了解商周时期的盐业工艺流程,如制盐所需原料、取卤、制卤、成盐等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遗址群面积之广、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保存之完好,在全国非常罕见。”
  
  王守功介绍,2008年12月底,甘肃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考古现场应急处置保护移动实验室”移动车完成后,首次亮相寿光双王城水库发掘工地,对现场进行保护,提取了大量标本,保护工作今年还将继续进行。今后还会加强多学科协作,探索遗址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山东省博物馆新馆落成之后,里面也将会设立一个中国古代盐业的博物馆。他表示,随着双王城水库盐业考古的不断深入,将有更多的学术成果显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