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古诗词鉴赏方法探究

2019-11-07 14:50:35

1 2 下一页

  作者:陕西西安市四十二中学 赵金英 贾君蓉

  学生做题时一看到诗歌鉴赏题,就会感到为难,答题时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所以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失分多。原因之一是学生没有掌握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指导高三学生的复习迎考),我们悟出“比较异同法”是古典诗词赏析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比较异同就是将几首有一定联系的诗词放在一起,可进行思想与艺术性的全方位的比较,也可着重就诗词的主旨、意象、章法、技巧、风格等其中一两个要素加以比较,赏析其妙处。通过相互比较,我们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

  比如,同是咏柳,李商隐的《柳》和曾巩的《咏柳》有什么不同?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两首诗题材相同,描写的对象都是柳,都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但其着眼点都不在描绘柳树的形态,而在借咏柳以写人。李商隐的《柳》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诗中句句写柳而又句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而曾巩的《咏柳》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暗示奸佞专权、小人得志所造成的混乱而黑暗的局势是不会长久的,警告他们必定没有好下场。通过比较阅读,我们能更透彻地理解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