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發現5000年古城 中國最早朝代或將改寫(圖)

2019-11-26 22:55:43

良渚遺址古城良渚遺址古城良渚遺址古城  在省良渚管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位於瓶窯鎮上的古城遺址。東西南北四個城墻門,如今安安靜靜地躺在農田裏,四週有少量的住家。
  
  我們沿著農田的壟土來到了西城墻,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寬約60米,深約4米的坑。城墻底部普遍鋪墊石塊作為基礎,石頭以上用較純凈的黃土堆築。省文物考古所良渚工作站站長劉斌指著石塊說:“從堆積的層次來看,這裡的石頭都是從外面運來的,當時建造這個城墻的工作量之大,可見一斑。”西城墻的西邊是城河、東邊是民居,而東北方向是貴族墓葬區。
  
  城墻上留下原始居民生活垃圾痕跡
  
  北城墻同樣也挖出了一個坑,同樣的黃土和石頭,唯一不同的是“這座城墻坑比較考究,底部到地表的夯土層是泥和沙相間,而且很有規律,從上到下沙層逐漸加厚,泥層逐漸變薄,做工非常考究”,據劉斌推測,土墻上的那些黑色雜物,應該是原始居民殘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南北與山的距離大致相等,東苕溪和良渚港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的小山,分別被利用到城墻的西南角和東北角,因此,專家推斷,古人在建城時顯然對地理位置經過精心勘察和規劃。
  
  良渚古城遺址的發現非常意外,緣于去年6月一次保護區域內農民住宅外遷安置點的基建項目。
  
  當時,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窯葡萄畈遺址高地西側挖掘時,發現了一條良渚時期的南北向河溝。這讓劉斌感覺到有戲,隨後,他帶領考古隊員深入挖掘。洛陽鏟一把鏟下去(洛陽鏟,長柄,鏟頭為半圓筒狀,打入地下再提起來時,鏟頭就能帶出一筒土,對土壤結構、顏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別),在4米多深的地方,鏟頭碰到了石塊,換個地方再鏟,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塊。當泥土一層層挖去,一大片石塊露出來,經過局部解剖發現,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築而成,寬60多米,深近4米。
  
  結果考古人員發現整塊土地其實都是人工夯築而成——土質為黃土,不同於良渚一帶灰黑色淤泥,明顯是人工從外面搬運而來。在黃土下面,鋪著一層石塊,石塊比較圓滑,應該是從周邊現成揀來的。之後的挖掘證明,這大堆的黃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墻,稻田下的那條溝渠是護城河。
  
  西城墻全長約1000米,寬約40~60米,南連鳳山,北接東苕溪;接下來,南城墻、北城墻和東城墻依次被發現,同樣是底部鋪墊石頭、大量黃土夯築;城墻環繞著中間的莫角山遺址。
  
  與西城墻相比,其他三面城墻相對更考究:鋪墊的石頭尖銳很多,明顯是人工開鑿;城墻外側石頭相對大點,越往裏越小;堆築的黃土層中,有時會摻加一層黑色的黏土層,增加了城墻防水能力。
  
  考古人員推測,這些痕跡說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墻,等到建其他三面城墻,經驗更豐富了。
  
  古城文明勢力曾影響半個中國
  
  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說,說明良渚古城的意義,得站在“良渚文化對中國的影響”這個高度著手。已經發現的良渚遺址,從其位置、佈局和構造來看,專家認為當時有宮殿,生活著王和貴族,如今又找到了城墻,相當於良渚時的首都。
  
  良渚文化的分佈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這裡,還有嘉興南、上海東、蘇州、常州、南京一帶;再往外,還有擴張區,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蘇北部,接近山東,曾經良渚人為了佔領這裡,還打了一仗;再往外,還有影響區,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帶。
  
  可以看出,當時“良渚”勢力佔據了半個中國,如果沒有較高的經濟文化水準,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的考古專家,認為良渚古城其實就是“良渚古國”。良渚古城的發現,有人認為中國的朝代的斷代應從此改寫——由現在認為的最早朝代為夏、商、周,改成良渚。
  
  古城面積與頤和園差不多
  
  城墻比西安城墻寬2~4倍
  
  浙江省考古所近日發佈重大考古成果——歷經18個月,在良渚遺址區內發現一座面積290萬平方米的古城,面積和北京頤和園差不多。根據城墻中出土的陶瓷碎片,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體的建築年代,還有待於在進一步考古工作後才能確定。在目前發現的代表中國早期文明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準最高,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準的地區之一。
  
  這座古城東西長約1500~1700米,南北長約1800~1900米,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墻部分地段殘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墊石塊,寬度達40~60米(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間建造的西安古城墻,底寬18米,頂寬15米),上面堆築純凈的黃土,夯實。
  
  專程趕來的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這樣評價古城:這是目前中國所發現同時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稱得上“中華第一城”;它改變了原本以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認識,標誌著良渚文化其實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是繼上世紀河南安陽殷墟發現之後,中國考古界的又一重大發現,將極大推動中國文明史研究進程和考古學發展。
  
  良渚文化是分佈于環太湖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1986年,良渚反山遺址先被發現,發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這幾年,良渚文化遺址從40多處增加到135處,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