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综合总结归纳

2019-10-09 22:56:48

原因(自然、人为)  条件(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  意义(两端、中间)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气温特征(季节变化、最冷月均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小)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  ☆ 分析某地的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包括:①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如地形以平原或以山地、丘陵或以高原为主等;  ②地势高低起伏:如地势西高东低等;  例如:简述云贵高原地形特征?  喀斯特地形广布,地形崎岖,多山间坝子;  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  又如:简述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地形特征?  东部分布有呈东北~西南走向山地;  山地东侧地势较陡西侧较缓;  沿海分布着狭窄平原;  又如:各大洲的地形特点?  地形单一:欧洲-- 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总面积2/3;  地势低平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冰川地形广布;  非洲-- 高原为主(高原大陆),地面地伏不大;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由于高原不高平均海拔低于南极洲和亚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南极洲--海拔最高的大洲(2350m);  大陆冰川广布,冰雪覆盖(冰层厚达2000m),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分三大地形区:北美洲--南北纵列,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与高原;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西部最高);  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西部是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山脉以东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大洋洲--南北纵列,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地形复杂:亚洲--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  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中部高四周低、平均海拔次于南极洲;  ☆ 影响日照时数长短的因素(如重庆市年日照时数仅1200多小时)  1.天气状况: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  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数长;  3.昼长;  ☆ 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1.天气状况:晴天云量少,削弱作用小;  2.地势:(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密度小),削弱作用小;  3.太阳高度(即纬度):低纬地区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圈的路程短,削弱作用小;  ☆ 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太阳能)的因素  1. 大气削弱作用:主要由天气状况(降水多少)决定;  2. 日照时数:主要由天气状况(降水多少)决定;  3. 纬度(即太阳高度);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大兴安岭~兰州~昆明一线以西以北地区丰富;  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贫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例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能最丰富?  ①降水少,晴天多,削弱作用小,日照时数长;  ②地势高,空气稀薄,削弱作用小;  ③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为什么四川盆地太阳能最贫乏? 因为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天气,削弱作用大,日照时数短;  ☆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2.同一纬度地区:主要考虑下垫面性质,包括  ①地形地势: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②海陆位置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  冬季,海洋大于陆地,沿海大于内陆;  ③洋流: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作用;  ④植被状况:夏季有植被的小于裸地,冬季有植被的大于裸地;  ⑤天气状况:白天晴天大于阴天,夜晚晴天小于阴天;  ☆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低纬地区小,高纬地区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即阴天小于晴天;  气候的海洋性越强、气温年较差越小(最热月气温在2或8月);  气候的大陆性越强、气温年较差越大(最热月气温在1或7月,且秋温大于春温);  ☆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 纬度或太阳辐射:低纬区大于高纬区;  2. 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  3. 下垫面: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林地小于沙地,同一位置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  4. 天气状况:晴天大于阴天;  ☆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 赤道(南北纬10?之间)多雨带: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全年雨量充沛;  2. 副热带(南北回归线附近至南北纬30?之间)少雨带:  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大陆东岸(亚欧大陆),在季风环流控制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及台风影响,降水较多;  3. 温带(南北纬40°至60°之间)多雨带:以亚欧大陆为例  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大陆东岸,在季风环流控制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4. 极地少雨带:两极地区受极地高压影响,全年降水少;  注意,除上述地区外,还有:  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控制,一年中分湿季和干季;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1.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高压带少雨,低压带多雨;西风带多雨,信风带少雨;  季风环流--夏季风多雨,冬季风少雨;  2. 下垫面: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洋流--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有减湿作用;  海陆分布--由沿海向内陆,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  临海迎风岸海洋性较强,降水较多;  临海离风岸或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小,大陆性较强,降水较少;  ☆ 分析某地的气温特征  根据该地所处的纬度位置,从气温的季节变化(最冷月均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小去加以分析;  例如:该地处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南北纬30°之间),则终年高温;  该地处于亚热带地区(30°至40°之间),则冬温夏热;  该地处于温带地区(40°至60°之间),则大陆内部和东部冬冷夏热,大陆西部冬温夏凉;  该地处于亚寒带地区(60°至70°之间),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  该地处于高纬度的寒带地区(70°至90°之间),则终年严寒;  ☆ 分析某地的降水特征  根据该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从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去加以分析;  例如:从降水的季节变化来看可分为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和少雨型;  又如: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特征有何不同?  前者比后者雨季更长,年降水量更多;  ☆ 分析或比较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从气温、降水以及气温与降水的季节组合状况去描述;  可先判断该地属于何种气候类型然后再去分析气候特征,因此要记住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  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是终年高温少雨(炎热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变化;  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冬温夏凉,终年比较湿润且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是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 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方法  1. 判断南北半球:看最冷月均温出现在7、8月份还是1、2月份?  最冷月均温出现在7、8月,则位于北半球,7、8月为夏季,1、2月为冬季;  最冷月均温出现在1、2月,则位于南半球,1、2月为夏季,7、8月为冬季;  2. 根据最冷月均温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15℃ 热带气候(4种)  最冷月气温 0℃~15℃ 亚热带气候(季风或地中海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 -15℃~0℃ 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  3. 根据降水季节变化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年雨型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400~800mm)  冬雨型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 热带--热带沙漠气候(<250mm)  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250mm)  ☆ 气候类型特例(非地带性现象)  1. 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 十 山地迎风坡 十 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  2. 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 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  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 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  5. 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受  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 各大洲地形特征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亚洲: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  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非洲:纬度的对称分布及起伏和缓的地形,使非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  东非高原地势较高,虽在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  欧洲: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曲折的海岸线使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并由西向东大陆性逐渐增强;  北美洲: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显著;  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南美洲:西部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深入,西岸气候狭长分布;  高原地势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气流深入;  山脉东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巴塔哥尼亚高原为背风坡,降水少;  大洋洲: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东侧降水较多,气候狭长分布;  西侧背风坡,降水少,是小麦-牧羊带发展的限制因素;  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冰雪对阳光反射强烈是酷寒的原因之一;  ☆ 河流功能(即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河流是影响城市分布的重要自然因素。早期城市的形成受河流影响最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  一般都是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又如我国南方多沿河设城。  河流功能:供水;水运;军事防卫;旅游;  沿河设城的区位类型有:①位于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便于货物转运),如赣州市;  ②位于河流交汇处(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如武汉市;  ③位于河口(河流腹地宽广),如上海市;  ④位于过河点位置(渡口),如伦敦;  ☆ 河流特征(包括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分析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河流都是以雨水(降水)补给为主的;  河流水文特征:①流量大小:受流域内年降水量的影响,年降水量大则流量大;  ②水位季节变化大小:降水季节变化大,流量季节变化也大;  ③汛期及长短:受流域内雨季的长短和雨量大小影响;  ④含沙量大小:受流域内植被覆盖率的大小以及地形条件影响;  ⑤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最冷月平均温在0℃以下则河流有结冰期;  ⑥水能:受落差大小和流量大小的影响;  河流水系特征:①河流长度、流向; ②流域面积; 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  ④河网密度; ⑤落差或峡谷分布;  ☆ 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落差大(位于地势阶梯过渡地带);  二是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例如: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的原因?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又如:三峡地区水能丰富其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②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 河流凌汛的形成条件  凌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冰期(时间在初春解冻和初冬封冻);  二是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  在我国凌汛最严重的是黄河,主要发生在上游河段(河套地区)和下游河段(山东河段);  ☆ 河流流域面积及其影响因素  流域面积亦称受水面积或集水面积,是指某流域(干流和支流)周围分水线与河口断面之间所包围的  面积(降落在流域面积上的降水都沿着地面斜坡汇入河道,经流域出口断面流出)。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是世  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自然条件相似的两个或多个地区,一般是流域面积越大的地区,该地区河流的  水量也越丰富。  影响流域面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有:①地形地势(限制河床宽度);  ②支流数目(影响汇水区域);  ③气候(降水影响河流流量);  ☆ 河流航运条件的分析  河流航运是作为交通因素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三峡水库的建成,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  宽,极大程度地改善了川江的航运条件。河流航运价值受航运条件影响。  评价航运条件:①气候:降水影响水量,决定河道的宽度、河流水位;  气温影响冰期,河流是否四季通航;  ②地形:落差大小,有无礁石,决定水流是否平稳,主要出于对航行安全的考虑;  ③通航里程的长短;  总之,江阔水深,水流平稳,通航里程长是河流航运的有利条件。注意有的河流航运条件好,如亚  马逊河,但航运价值并不高,主要原因是该河流域内是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区,鲜有人居住。因此河流航  运是否发达,航运价值是否高,还要受其流域或沿岸人口、城市、经济的影响(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客  货流量大)。  例如: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又如: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 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狭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处(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占用破坏河道);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1)流域广,支流多;  (2)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3)中下游多为平原,(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因:  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  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3.此外,人类活动占用及破坏河道;  ☆ 河流的治理措施  河流水是陆地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我国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  ,但是季风气候显著,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各大江河流域洪涝、干旱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在河流上游修  建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考虑发电、供水、航运、防洪等效益以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要考虑其  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对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蚀等生态环境的影响。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①修水库(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径流);  ②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调蓄洪水);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①加固大堤;  ②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新河道(便于航运和泄洪);  此外,还可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以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物的排放以减轻河水污染;  ☆ 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  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  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  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  ☆ 外力作用的影响和分布  1. 流水作用: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①高原、山地等地形起伏大的地形单元主要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形成的地表形态有河谷(峡谷、V型谷)、瀑布、溶洞、石林、千沟万壑;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②平原、洼地等地形平坦低洼的地形单元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形成的地表形态有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扇、江心洲;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堵塞河道、洪涝灾害加剧;  2. 风力作用: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①高原、山地等地形起伏大的地形单元主要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形成的地表形态有风蚀洼地、风蚀沟谷、风蚀蘑菇、裸岩荒漠;  ②平原、洼地等地形平坦低洼的地形单元主要以风力沉积作用为主:  形成的地表形态有沙垄、沙丘;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的荒(沙)漠化、次生盐碱化;  ☆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永久冰雪下限的海拔高度)  雪线:山地终年积雪的最低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即热量(阳坡雪线高,北半球南坡是阳坡);  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  注:可根据该特点来判断迎风坡或背风坡;  例如: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  1. 山地所处的纬度(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 山地的海拔(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另外,影响同一带谱分布的海拔高度主要取决于热量(即阳坡高和阴坡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