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作文题谈起- 张颐武

2019-11-02 14:17:08

  这些年一直有个有趣的现象,每年高考的第一科目是语文,公众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作文上。似乎大家对于语文的基础知识并不上心,其他的科目也少有关注。这说明作文是高考题目中一个具有公共性的议题,因大家都能理解而有了让人们参与讨论的空间。

  实际上,高考的作文题目要出好非常难,出题工作其实是高度专业性的。它既不考查考生未来是否成为大作家,也不看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力,而是考查一个学生是否具备在高等学校深造的文字理解力和表达力。

  这些年我们议论高考作文的时候,常有通过高考作文发现卓尔不群的大作家的期望,也有让高中生把社会问题厘清的想法。应该说这些想法都很积极,但并不是高考作文的真实用意所在。大作家自有文学的空间,高中生要想发挥文学才华,有的是一显身手的可能,但不是在高考的考场上。社会问题也非常需要思考和探究,但那是报刊时评、微博达人熟悉的领域,也不是高考作文承载的主要目标。高考作文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写一篇文章,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为高等学校选出合格的学生。

  从这样的标准看,高考作文题目需要满足两个主要功能:一是让考生在现场发挥出自己多年积累的语文综合能力,让每个考生都有发挥的空间,又不应该让“押题者”猜着,硬套上去就行。二是让判卷的老师能更容易地看出考生的水平,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清晰地显现出来。这就特别要避免题目太容易或者太玄妙,前者容易有范文照搬,拉不开档次;后者容易遇到审题和理解上的困难,水平高的和水平低的一样摸不着头脑。因此,高考作文题目非常不容易出。

  从今年的作文题上看,多数作文题实际上还是延续了近年来的主流做法:提供一个有情节性或情境性的素材,然后让学生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对这个素材进行分析。今年的作文多数就是这个路数,但出题水准还是有差异的。有一些比较简单,如江苏的“智慧”,重庆的“残疾母亲的故事”,浙江的“人品和文品”,四川的“聪明和老实”,湖北的“喷泉与泉水”,上海的“造就和谐自我”,福建的“路”等等,多数都相对较平。说得好是平淡,说得不好是平庸,难有新意。这些题都不出人意料,很容易被押中,甚至其中一些题目有水平的老师早就带领学生背过范文。这种早有准备的题目,很难考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北京高考作文的两个题目,难易不太平衡。第一个“深入灵魂的热爱”肯定老师给学生准备过,学生一见就会有很熟悉的感觉;第二个“和英雄生活一天”难度很高,要有想象力,还要得体适度,想好场景就极难,非常不容易发挥。我估计学生选第一题的多。

  有些题目好些,有更多发挥空间。如新课标一“孩子举报父亲”的伦理难题,用一封信的形式写出,就让考生可以有所发挥。天津的“范儿”要观察和描述一种生活的形态,也耐琢磨、有意味,让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驰骋。安徽的“蝴蝶翅膀颜色”也有发挥的空间。这几个题目就远胜前面那些。

  我觉得较为有趣的题目有两个。一是山东的“丝瓜藤和肉豆须”: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这样的主题从日常生活出发,涉及的内容可以从多方面发挥,既可以从生活中要看结果说,也可以从探究需要认真严谨说。两个对立的观点都有道理,从哪个方向发挥都能说得很丰富,互相参照也可以形成有趣的思考。二是广东的“自然与人的近和远”,自然和人的关系是近年大家最关注的社会热点,老师一定带着考生充分准备过,都能写一写。但这个题却让你并不容易理解,哲理很深,不是仅仅从爱护自然立论。所以说写出文章不难,但要写好却不容易。

  高考作文出题,不能太简单,那样大家都考得一样好;也不能太玄妙,那样大家都考得一样不好。关键还是要分出水平,让考生们都可以写,但水平高低能让判卷老师看清楚。这其实很不容易。从这个标准看,多数考题还有探讨的空间。(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