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考”结束 考生仍未轻松

2019-11-17 10:25:58

近日,印度全国12年级结业考试结束,这场相当于中国“高考”的考试,绷紧了印度国内所有应届考生和家长的心。然而,考试虽然结束,印度考生和他们的家长们仍未能放松心情,因为接下来的大学录取结果才是真正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一关。
  
  印度的西式教育体制
  
  印度目前的教育体制是在英国统治时代奠定的。印度的中、小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学校都实行8年一贯制。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可以从一年级一直读到8年级。所以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从同一个校门口走出来的穿着同样校服的学生,高个子的学生已经像个大人,矮个的新生才刚刚五六岁。根据去年4月1日开始执行的《儿童免费义务教育权利法》,印度实行8年义务教育制。涉及这一阶段教育的初级学校包括国际学校、公共学校和政府学校这三种。前两种属于私立学校,政府学校完全由国家投入。但是,即使是私立学校,政府也要求它们招收一定比例的免费学生。一个印度孩子经过了8年义务教育阶段后,就可以走向社会,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学习。但在完成了8年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他就进入高中阶段了。印度学校的年级是连续计算的,8年级后就是9-10年级,这被称为高中;11-12年级被称为大学预科。
  
  在印度,10年级毕业考试和12年级结业考试是两项最重要的考试,通过10年级考试的学生等于得到了高中毕业证,他可以选择参加预科,将来考大学,也可以选择就业,或者参加职业教育。印度12年级的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在结束了12年级的考试后,印度学生的初级和高中教育阶段就结束了,他们由此正式走上了成人社会。由此可见,在进入大学阶段之前,印度学生的学制也是12年,尽管高、中、初级的划分不同,但总的学习时间跟中国是一样的。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就不同了,印度的大学是3年本科制加两年研究生制,也就是说,一个印度大学生,顺利的话三年就可以拿到学士学位,再学习两年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这样,一个印度学生经过12年中小学教育,加上5年的大学学习,当他来到社会上时,手中已经有了一张硕士文凭,而中国的大学生通常要多学习一年才能拿到同样的学位。
  
  印度高中阶段的考试,最重要的就是10年级毕业考试和12年级结业考试,都由印度中等教育委员会统一组织和命题。印度的12年级结业考试,跟中国的高考非常类似。这一考试的成绩对于考生能否考上大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难怪考生和家长们极为重视。笔者认识的印度家长朋友中,也有几位他们的孩子今年面临“高考”。同中国的家长们一样,印度家长们也是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6月初,“高考”分数陆续发榜,考试的结果通过网络和报纸等公共媒体向整个社会公开。学生们知道了自己的分数,综合衡量了自己的实力,就该开始决定向哪一所大学投递自己的申请了。所以目前正是印度学子们急急忙忙前往各个大学递交“投名状”的时候。印度实行西方式教育体制,各大学独立招生,学校和考生之间,严格地说是双向选择的。考生的分数通过网络公布后,各大名校也非常关注,对于一些高分数学生,各个大名校也是极力争取。但是,也有一些不那么具备吸引力的高校,甚至可能会面临招不满学生。
  
  不过,像印度的德里大学和尼赫鲁大学这样的一些名牌大学,是不愁没有生源的,例如笔者曾经留学过的印度尼赫鲁大学,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尖子学生前来报考。印度的大学可以自主决定对报考的学生进行何种形式的入学考试,也可以不进行入学考试,全凭考生的12年级毕业考试成绩和日常成绩来决定录取。但许多像德里大学和尼赫鲁这样的大学,对考生只进行一些简单的面试,此外它们在录取学生时不是仅仅看“高考”这一项成绩,从小学到中学的成绩单,每学年由学校所给予的评语,校方的推荐信等等,也都是录取与否的根据。另外,如果学生入学后表现不佳,校方有权根据规定予以除名。但是,印度是一个多元社会并存的国家,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学生实力很不平衡。为了兼顾社会公正,印度政府对落后种姓、少数族群、残疾人等特殊阶层实行预留名额制度。根据政府规定,所有公立大学在每年招生的总人数中必须留出超过20%的保留名额,“照顾”给那些落后种姓、少数族群和残疾人。这一条规定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公正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