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命题组专家的文章:杨宁一——世界历史视野中的主义

2019-12-07 20:41:05

摘要:主义是近代以来对世界历史进程最具影响力和社会力量之一,是现代化的产物,经历了形成时期、发展和扩散时期,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时期等不同阶段,存在着原发型和传导型两种基本类型。主义在历史上既起到过积极作用,也造成过巨大破坏和灾难。正确认识主义,总结主义演变历程的经验教训,对当今世界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 主义,,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5)010-0013-06

主义是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情感。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伴随着现代化的进展,逐渐建立与发展,并成为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有学者认为:“自从主义进入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人类的进步、繁荣、战争、大规模的暴行,如种族,大都是在主义的旗帜下,以权力和暴力的方式进行的。”[1](p.245)因此,“主义是近代以来世界最强大的和社会力量之一”[2](p.3),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主题之一,以至英国著名史学家鲍姆得出结论:“若想一窥近两个世纪以降地球的历史,则非从‘’以及衍生自的种种概念入手不可。”[3](p.1)冷战结束后,主义又兴起新的高潮。因此,研究主义为了解世界近现代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也有助于正确认识当前的世界。不过,主义研究在我国起步时间不长,众说纷纭。本文尝试勾勒出主义发展演变的历程,从中总结出有益的启示。


一、主义的形成

目前学术界对主义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一般认为主义最早兴起于近代的西欧,以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为形成标志,以后逐渐扩散到整个世界。“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主义认为世界是分为的,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命运;个体的忠诚首先是对他的;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个人要想获得自由、实现人生目标,就必须从属于一个;每一个总是要通过自治方式表达它的真正本质;一个和平的世界只能是建立在自治基础上的”[4](p.63)。主义的内容包括强调本内部的同质,强调本与其他的差异,对的认同和忠诚,要求建立,渴望富强。

农业社会不存在主义。虽然伴随着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和在农业社会早已出现,但是它与现代意义上的与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农业社会,没有明确的疆界和统治人口,不存在及其观念。作为一种人类的共同体,往往与概念并不重叠,因此也不存在。对的认同和忠诚不是主要的社会思潮,爱国主义不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

在中世纪,西欧存在多种共同体,有罗马教廷控制下的世界,也有分封制度下独立王国的诸侯,和只是其中之一。和是分离的,诸侯的领地很多是跨国度的。王权也没有绝对的权威。由于宗教的普世性和封建分封制度,宗教和地域共同体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远远超过了和,所以“大部分人的忠诚呈现出这样的顺序:首先我是徒,其次是勃艮弟人,最后才是法国人”[5](p.15)。
主义之所以首先兴起于西欧,是因为西欧最早兴起现代化,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主义诞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原初现代化阶段,商品经济和商业的发展打破了地域的界限,人口的流动性提高,加强了共同体内部的经济联系,为认同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大多数个人的责任中心由社区转向社会,由地方转向”[6](p.21)。

文艺复兴和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等方式,作为凝聚力重要工具的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共同体的地位上升。“从1520年到1540年的二十年间,德文书出版的数量是1500年到1520年这段时期的三倍之多。这是路德扮演了绝对核心角色的一个惊人转型”[7](p.48)。

在走向近代的过程中,王权起到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封建割据。在新兴商人阶层的支持下,西欧各国君主不断加强王权,打击大贵族等地方,剥夺地方各种共同体的权利,把居民置于的直接管辖之下,确保上的统一。在经济方面,君主采取重商主义政策,扶植本国工商业的发展,使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得到强化。这些都导致地域共同体的地位下降。同时,伴随着王权的发展,各国君主纷纷开疆拓土,引发连绵不断的王朝战争。让·博丹和格老秀斯等人出于制止战争的目的,提出了以控制为主要特征的概念。这一观念在三十年战争后签订的《威斯敏斯特条约》中得到确认,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平等被予以承认。这样,具有了明确的疆界和人口,便于共同体的确定。

王权确立了共同体的基本框架,大体明确了本国与其他的基本区别。人们效忠的对象转向了,王权成为和的象征。不过,王权时期的仅仅是形成中的,王权高居于之上,只是代表了王室的利益,并不是真正的和的代表。换言之,内部并没有实现同质化。正如英国学者埃里·凯杜里所说:“在近代的欧洲,一大批被成功地建立起来,这些逐渐被集权的国王们加以巩固和延续下来……但是,这些还远不能作为主义语汇中所说的‘’。”[8](p.8)

在法国启蒙运动期间,启蒙思想家们把主义和主义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系统的主义思想,批判君主毫不考虑和的利益,剥夺了民众的自由和平等,否认君主是和的象征,也否认王朝是自己的祖国,发出了“之下无祖国”呼声,指出只有当臣民成为公民,成为的成员,共同体才会存在,祖国才会存在。

在启蒙思想指导下,法国大革命爆发。由于等级制度和制度被摧毁,宣布了在民,人人平等,成为大家共同拥有的祖国,“等级和阶级都不复存在,全体法国人组成了法兰西”[9](p.161)。人们拥有了法兰西公民的身份,激发出高涨的主义热情,投入到制度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斗争中。可以说,主义是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并在革命中得到普及。人们产生的“我们的生命和才能并不属于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属于、属于祖国”[5](p.22)。这一认识,体现了人们对的高度认同和忠诚。因此,法国大革命标志着主义的形成。

美国独立战争的情况和法国大革命有所不同。北美十三州是英国的移民殖民地,居民本来与母国属于同一,也没有自己的,似乎没有建立的条件。但是,北美十三州上实行自治,经济上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同时又都受到母国的歧视排斥和掠夺,由此人们意识到自身的同质以及和母国的区别,形成了共同体的观念,即意识。启蒙运动的思想为这种意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在主义指导下,北美十三州掀起反对英国的独立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二、主义的发展和扩散


主义形成后,一方面在它的诞生地继续发展,一方面向外扩散,逐渐推广到全球。其中起到决定性推动作用的是工业革命。

在西欧,工业革命是以为单位进行的,由此形成了国民经济,国内经济联系紧密,以为单位的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凸显了的重要性。鲍姆说:“经济所扮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显然是依的疆界而定。尤其是19世纪,经济基本上是以为单位所进行的国际贸易,而非以国际大都会为单位的世界模式。”[3](p.27)

大机器生产以其巨大的力量摧毁了农业社会的乡村、行会等等各种共同体,人口自由流动,人们失去了原有的已经习惯了的共同体环境,感到无助和恐惧,选择了共同体作为新的寄托。
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人口越来越集中在城市中,生活方式趋于同质化,人们相互之间的差异减少,便于主义传播和彼此相互认同。

铁路等新的交通运输工具促进了在欧洲范围内的人员流动,通过不同之间的接触,加深了人们对自身和其他的区别认识。报纸、杂志、广播等现代传播手段兴起,教育逐渐普及,便利了主义的传播。
此外,统治者也利用主义,进行社会整合,加强人们对的认同,调动全的力量投入到激烈国际竞争中。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义形成后继续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建立。战争之后,欧洲建立了维也纳体系,德国、意大利等国仍然处于割据状态,维持着封建统治,即使在法国也出现了倒退,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建立统一的任务更加迫切。19世纪上半期西欧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等等,无不与建立的任务联系在一起。到19世纪70年代,德国、意大利实现了统一,西欧建立的任务基本完成。在这一过程中,主义意味着反对封建和封建割据,具有进步作用。尽管建立有时也伴随着对外战争,如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但主义的主要功能是对内的。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主义进入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追求的富强。如果说,建立主要是内部的任务,那么,富强要确立在世界各国中的位置,就不仅仅是一个内部的事情,涉及与其他的关系。主义在形成时期就表现出的消极的一面,即把本看得高于一切,此时占据了主导地位。主义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在世界范围内,西欧各国以“文明”自居,为了自身的繁荣,侵略掠夺它们眼中的“”。在西欧范围内,由于都是工业化的拥有的,如何处理之间关系问题突出出来。各国信奉的是零和搏弈的理念,把其他看作是对自己的威胁,相信他国的强大就是本国的衰弱,而为了本国的强盛就必须抑制削弱他国。于是,西欧各国之间展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激烈斗争。主义不再和主义相联系,转化为狭隘主义以至极端主义,统治者鼓吹本利益至上,宣称本受到其他的威胁,煽动对其他的排斥敌视。主义是导致相继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一时期的主义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受到小资产阶级的拥护。因为他们“对其自身的社会地位及对自我定义皆感不安,他们痛苦地被夹在两个阶层中间:一边是从不质疑、劳苦终日的下层民众,另一边则为根本毋庸置疑即可安稳度日的上层和中上层阶级。于是他们只得借助所谓的独特性或优越性来安定自己,也因此他们才会对外来威胁特别过敏,从而和好战主义两相携手”[3](p.142)。

正因为如此,法西斯主义最初兴起于小资产阶级。他们受到急速进展的现代化的排挤,把一切灾难归罪于制度和,把自己打扮成的拯救者,把本看作是最优秀的,认为集权和扩张侵略是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这种极端主义一度受到狂热的欢迎,不仅是战争的根源,也是对现代化的。统治阶级最终支持法西斯主义,其目的是用主义稳定统治,推动侵略扩张来克服经济危机。

在西欧和北美以外的广大地区,特别是亚、非、拉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西欧,还不具备产生主义的条件。然而,由于与工业革命相伴随的全球化带来西方世界范围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严重的危机,使主义强行启动。从思想根源上说,这些地区主要是吸取了西欧北美的主义,或者说表现为主义从西欧北美向世界扩散。

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主义的形成与美国相似。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启蒙思想影响下,该地区掀起独立运动,由于受到母国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虽然取得了独立,但是并没有彻底完成建立的任务。

东欧地区分布复杂,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等异族统治之下,建立的任务异常艰难。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因战败或革命而解体,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一大批在自决的旗帜下实现独立。然而,有学者指出:“直到现在,东欧部分的建设仍然没有最后完成。”[10](p.76)
在亚、非、拉地区,日本、中国、土耳其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主义是日本明治维新、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精神动力。随着明治维新的成功,日本产生“优越论”,把日本的富强建立在对亚洲邻国的侵略上,使日本成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也把本拖进了战争和苦难的深渊。

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多,形态远比西欧完备。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的概念。中国的特殊历史背景决定了自身主义的特点。在独立、、富强的目标上,列强侵略日益严重,主义不得不首先选择“独立”[11]。

土耳其的主义有着鲜明的特点,除学术界一般公认的世俗性外,它的认同摈弃了大奥斯曼主义,确定只局限在土耳其范围内,这在当时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土耳其主义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改革中同时推进和富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土耳其迅速从“西亚病夫”转变为现代化。

三、主义在全球的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爆发,世界为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主宰着世界,主义问题被掩盖起来,显得似乎不那么突出。学术界长期比较关注的主义主要集中在亚、非、拉运动和欧洲共同体上。
战后亚、非、拉主义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争取独立,建立。

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非、拉地区意识空前觉醒,争取独立的力量得到壮大,涌现出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印度的尼赫鲁、加纳的恩克鲁玛等一批杰出的主义者和思想家,掀起独立运动高潮。同时,在国际范围内,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提出的自决权得到普遍的承认,载入了,有利于非殖民化的进行。到20世纪70年代,殖民体系基本瓦解,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变[12]。

与西欧相比,亚、非、拉地区建立后,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毫无疑问,发展中的主义同样追求的富强,有人将其称为“经济主义”。无论是在韩国,还是在新加坡,主义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过,对于大多数新兴独立来说,富强仍然要走漫长的道路。


不过,本文认为,新兴独立的主义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经济主义”。为了实现富强,新兴独立与西欧建立后的情况相同,还需要处理与邻国的关系。所不同的是,发展中没有如西欧那样先明确后建立,因此与邻国之间往往存在着大量遗留下来的、宗教、等纠纷,再加上一些重蹈西欧历史上自我中心主义的覆辙,主义膨胀,谋求地区霸权,导致地区纷争不断。值得指出的是,东南亚在这方面作出了良好的表率。尽管东南亚独立之后,相互之间也存在许多争端,但是采取了合作的方式,建立了东南亚联盟,来实现的根本利益,有人将其称为“合作型的主义”。

更为突出的是,新兴独立虽然获得了上的独立,但是建立的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因为新兴独立的建立没有像西欧那样具备充分的内部条件,并且经过了相当长的形成过程,内部的认同大体上得到解决。因此,发展中独立后面临的一个紧迫的任务是,妥善处理内部的,进行社会整合,加强经济联系,实现,确立认同感。鲍姆说:“最普遍的情况是,独立一旦完成,各种便告爆发。”[3](p.212)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亚、非、拉地区主义兴起后的主要功能表现在对外争取独立上,内部认同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造成独立后内乱不已。

新兴独立中的主义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反现代化。现代化要求全面的社会经济变革,必然触动一部分传统势力的利益。这部分势力利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动引发的民众不满,把现代化斥责为西方化而加以排斥,主张恢复的传统,反对触及自身利益的变革。这种反现代化的主义在新兴独立中有一定的市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表现之一。

在主义的发源地西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地区联合组织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建立不仅仅是西欧为了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重塑昔日辉煌而采取的措施,而且更重要的是主义出现新的变化。主义的消极方面曾经造成数百年战乱。西欧各国,特别是法国和德国,从惨痛的历史中吸取了教训,为了本的利益,放弃传统的相互敌对政策,走上联合共同富强的道路,把欧洲联合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作为欧共体起步标志的煤钢联营建立的初衷就是通过联营,便于了解其他军备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和钢铁的生产动向,防止战争的重演。应该说,西欧追求富强的目的没有改变,但是调整了具体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迄今为止,西欧各国之间再也没有发生战争,而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保持了发达的地位。

除此之外,冷战时期主义是否还有其他表现?特别是冷战以及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否存在着主义?本文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近年来的学术研究已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尽管美国强烈指责主义,但是实际上美国推行冷战、谋求霸权本身就包含了主义。由于美国人不是来源于同一种族和文化,美国的主义与其他不同,主要表现为认为美国自由的价值观最为优秀,美国有责任将其推广到全世界的这样一种使命感。在美国,“要想动员一种强大的大陆性天佑主义并不难。每当美国士兵在执行任务牺牲或被俘时,每当总统为美国军事力量介入的对外政策而痛苦时,每当贸易谈判威胁要的对手时,一种独特的美国使命感就会在背后出现,使美国人感到实现和自由是他们共同的历史责任”[4](p.49)。美国在冷战中鼓吹维护和推广自由制度及其价值观,敌视遏制其他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正是体现了这种美国式的主义。

即使在苏联和其他,也同样存在着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每一次成功的革命,如、越南共和国等,都是用来自我界定的”。“埃里克·鲍姆说过:‘马克思主义运动和尊奉马克思主义的,不论在形式还是在实质上都有变为运动和——也就是转化为主义——的倾向’”[7](p.2)。在与其他和的关系中,苏联经常表现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其背后隐含着苏联的利己主义。苏联与美国长期冷战不已,原因之一是苏联谋求本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苏联表面上宣扬的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使本国的主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正是因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出于利己主义,世界各国反对、维护自身利益的斗争是正义的,具有明显的合法性。

四、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主义

在冷战结束后不久,霍布思鲍姆认为,“虽然主义耀眼如昔,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已逐渐西斜。未来的历史将是超和下的历史”,“和主义当然还会在历史舞台上保有一席,但多半是从属或微不足道的小角色”[3](p.223)。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主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由于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冷战时期被压抑的暴露出来,尤其是在前苏联东欧地区,一些在高压政策下长期得不到的主义诉求,由于苏东剧变造成的失控和动荡,一下子释放出来,活跃。在这一地区,出现了二十多个新的独立,而且车臣问题、波黑内战等纷争不断。“原来的生活不管是好是坏,毕竟是人们熟悉而且知道该怎么在里面生活的,如今这种结构全然瓦解,社会失序感也随之日愈严重……中欧的主义或族群认同,‘是一种替代品,在一个碎裂的社会里替代原先的凝聚作用。当社会崩倒,便起而代之,扮演人民的终极保镖’”[3](p.206)。

第二,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加速。在世界范围内,不同与之间接触空前频繁,在加强相互联系依赖的同时,也使得相互差异更加凸显,矛盾增加,强化了对共同体的认同。而且,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居于优势地位,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保卫利益,一些发展中拿起主义武器,与发达进行斗争。
本文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冷战后主义的活跃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逐渐失去了以往的支配作用,各国都在重新确定的指导思想。由于世界上基本都是,毫无疑问,本的利益是各国制定政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此主义代替意识形态,在相当一部分起到主导作用。例如日本在冷战期间,表面上很少使用“日本”这个概念,然而在冷战后,主义逐渐明朗化。右翼的极端主义明显活跃,鼓吹皇国史观,否认侵略战争,煽动对外的敌对情绪。保守派中的鹰派势力壮大,主张日本对外采取强硬政策,在一系列与中国等亚洲邻国的分歧中,顽固坚持本中心主义,拒绝通过协商妥协合作来解决问题。美国凭借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采取,更加大力推行美国的价值观。有人认为,“在当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中,主义日益成为重要的动力”,例如“2001年9月17日布什政府发布的《》战略报告竟然宣称,对于任何美国认为是美国利益的威胁,或未来可能成为威胁的,美国有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采取行动”[12]。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后冷战时代世界出现了“泛主义”的趋势。

五、几点启示

主义是现代化及全球化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在当今世界上,是国际关系的主体,主义依然有存在的必要。全球化在历史上是引发主义的重要因素,今天依然和主义并行不悖,并不会因为全球化导致主义影响的下降。

主义产生至今,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从它的产生途径来看,包括原生型和传导型两种基本类型。这两种类型的主义形成、具体内容各个历史时期的侧重点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同时从历史的总进程来看,显示出主义的发展是有一定共同规律可寻的。西欧原发型主义的演变历程为传导型主义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主义具有两方面的功能:对内进行整合,通过加强人们的认同感,增强内部的凝聚力,缓和社会矛盾;对外强化本和他的区别意识,突出本的利益。这两方面的功能可以相互作用,内部整合可以调动全的力量共同对外,强化对外的区别意识可以缓和内部矛盾。

众所周知,主义是一个双刃剑,同时主义又有存在的必要,如何发挥主义的积极面,消除其消极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提倡合理的主义,也就是说,主义要保持在一定的度内。首先,一个不能仅仅以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也需要提倡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念,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更为重要。其次,每个都有自豪感,每个都渴望富强,同时也需要承认其他存在优点,承认其他渴望富强的诉求,不能把本凌驾于其他之上。


【作者简介】杨宁一(1949-),男,北京师范大学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日本问题、东亚的区域化和现代化。
【责任编辑:倪金荣】
参考文献:
[1]徐迅.解构主义:权力、社会运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潜流:对狭隘主义的批判和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徐波、陈林.全球化、现代化与主义:现实与悖论—“主义研究学术译丛”代序言.埃里·凯杜里.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英]埃里克·鲍姆.与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与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余建华.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6]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7][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英]埃里·凯杜里.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9]李宏图.西欧近代主义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10]王联主编.世界主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在现代性与性之间:的自由主义思想[j].学海,2005(1).
[12]曹瑞臣.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义[j].世界,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