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的导入方式

2019-11-26 22:04:44

  好的导入,如同路标,如同序幕,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这里归纳出几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

  一、一针见血式

  直接点明要学习的课题内容,好比开门见山。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可以直接揭示课题,将有关内容讲给学生,用只言片语直接阐明对学生的目的要求,简单明了地解释,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心中有理,激发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一针见血导入法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二、温故而知新式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顺其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授“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时,先让学生回顾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公式,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然后让学生讨论当m=n和m﹤n时的情况,从而引入新课。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三、联系生活式

  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生活实例又生动又具体,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导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尽快唤起学生的认知行为,促成学生主动思考,为课堂的后继实施作好准备。

  四、情境导入式

  情境导入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语言、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例如:在讲授“形状相同的图形”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以一曲振奋人心的国歌,伴随着自己精心设计的两面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从大屏幕下冉冉升起,作为课堂的切入,很自然的引入新课。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开场白: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碎成了两块,如果重新到玻璃店割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有三种做法:①把两块都拿到玻璃店去,②只拿第一部分,③只拿第二部分。问哪种方法不能买回新玻璃,哪种方法最聪明?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巧妙的引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使枯燥的几何问题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五、悬念激趣式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即“疑中生奇”,从而达到“疑中生趣”,巧妙设计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激发学习兴趣,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当然,设置悬念要注意适度,不“悬”学生不思即解,达不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百思而不得其解,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六、实例导入式

  实例导入是选取与所授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或某种经历,通过对其分析,引申,演绎归纳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强调了实践性,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之功效。同时让学生感觉到现实世界中处处充满数学。这种导入类型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尤其对于抽象概念的讲解,采用这种方法更显得优越。

  总之,数学教学导入有多种方法和形式,但无论什么样的导入都不能偏离主题,而应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连。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黄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