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歪读《社戏》

2019-09-13 13:35:34

作者:刘恩樵
  
  解读《社戏》的角度已经太多了,我倒想从“矛盾”的角度来读读。我觉得,《社戏》是一篇充满“矛盾”的文章。就教学而言,抓住“矛盾”,也许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我们不妨罗列一下《社戏》中的“矛盾”。
  
  矛盾之一:偏僻的平桥村却是我的乐土。
  
  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
  
  矛盾之二:不识字的人却嘲笑识字的人。
  
  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矛盾之三:我一定要看比鲁镇的戏差得多的赵庄的戏。
  
  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
  
  矛盾之四:外祖母竟然同意村里的孩子深夜掌大船出行。
  
  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
  
  矛盾之五:我们目的是去看戏却迷恋两岸的景色。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矛盾之六:明明是可以让人“高高兴兴来讲”戏,结果看了却很扫兴。
  
  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
  
  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
  
  矛盾之七:阿发竟然会主动要求偷自己家的豆。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
  
  矛盾之八:六一公公听说是请“我”的客,态度竟然变得这么大。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矛盾之九:明明与昨晚是一样的豆,一夜之后竟然不好吃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矛盾之十: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吃到更好吃的豆;原来不好看的戏竟然成了好看的戏。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下面不妨说说各处矛盾中不矛盾:
  
  矛盾之一:偏僻的平桥村却是我的乐土。
  
  偏僻的是地理,是客观;乐土是因为人情之美,是主观。
  
  矛盾之二:不识字的人却嘲笑识字的人。
  
  这是因为平桥村的孩子都把我当作真正的朋友了。
  
  矛盾之三:我一定要看比鲁镇的戏差得多的赵庄的戏。
  
  既表明我与平桥村伙伴的亲密,他们做的,我也非常想做,也推动情节的发展。(其实,我很不愿意将《社戏》当小说来读)
  
  矛盾之四:外祖母竟然同意村里的孩子深夜掌大船出行。
  
  充分显示平桥村孩子的能干与精干。
  
  矛盾之五:我们目的是去看戏却迷恋两岸的景色。
  
  一切景语皆情语。
  
  矛盾之六:明明是可以让人“高高兴兴来讲”戏,结果看了却很扫兴。
  
  这就是曲折,这就是生活中的无巧不成书。
  
  矛盾之七:阿发竟然会主动要求偷自己家的豆。
  
  平桥村孩子的豪爽一事便知,也说明,我在平桥为何能得到如此优待。
  
  矛盾之八:六一公公听说是请“我”的客,态度竟然变得这么大。
  
  乡下人对城里人,没文化人对有文化人的尊重充分体现;乡下人的淳朴与真诚也尽显。
  
  矛盾之九:明明与昨晚是一样的豆,一夜之后竟然不好吃了。
  
  氛围变了,心理状态变了。意在凸显我与平桥村的孩子们在一起的那种平等、快乐、自主。
  
  矛盾之十: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吃到更好吃的豆;多年前不好看的戏竟然成了好看的戏。
  
  这是写作的一种抑扬的手法。套用当下时髦的话:哥说的不是“豆”与“戏”,而是小时候在平桥村的那种快乐与自由。
  
  《社戏》这篇文章教法很多,如何另辟蹊径呢?如果在学生通读且较为熟悉文章的基础上(这点非常重要),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本文的矛盾处(注意,是“自己”。),然后再分析出其不矛盾来,这样的课堂,是不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趣味更是很有挑战的课堂呢?我看一定是。
  
  我想,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的意义就在于既富有挑战,又可以让学生知道,文章阅读是不拘于一法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