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怎样走出高耗低效的泥潭

2019-09-16 13:24:51

1 2 3 下一页

  作者:朱毓麒

  新课改推行10年了,但大多数语文教师仍旧把语文课本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以为讲细讲透极少量的几篇课文,一学期最多30篇,一学年最多60篇,三年最多180篇,就能让学生在语言素养与能力上反刍“三”,试图以少胜多,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现当代语文教育之所以“少慢差费”,就是偏执于“举一反三”。阅读量不足,背诵得太少,写作量更少,导致中小学语文教学先天不足,营养不良,严重贫血。

  语文界的同仁一直在不懈地探讨语文教育的出路。三十年时间,有关语文的出版物数不胜数,以传统的、现代的、甚至最时尚的理论给语文教学诊治疾病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可是语文还是重病缠身。三十年间,涌现了许多语文教育改革家,创立了不少模式,流派,但在微观上解决课堂问题的多,从宏观上反思语文教材阅读量不足,写作量不足,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问题的少。也许人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汉字、汉语与汉文化的关系。现在通行的文本解析的教学方法是从西方传入的,数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它不切合中国国情。中国的语文教育应该遵循母语教育的传统,重视积累、感悟、运用。回归积累背诵,多读、多写的传统;落实新《课标》的背诵篇目,落实“少做题,多读书,提倡读整本的书”的精神,落实课外阅读的定量要求,落实课外练笔的字数要求,将传统的课外阅读,课外练笔放在课内进行,至于选择教学模式、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古今中外皆可为我所用,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多写,并能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就能改变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

  一、语文学习的规律是多读、多背,举三反一

  语文教育为什么必须强调积累,强调“举三反一”。因为语言能力形成是,积累“三”(多的意思),才能在学生自身语言能力与素养上反刍“一”,形成“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研究、实践以及常识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规律,恰恰是“举三反一”。语言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做习题)”,“举少”而“胜多”,语言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因此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就会营养不良。

  除了阅读积累,还需要背诵。洪镇涛先生曾经提出过“吞下去”的原则。中小学阶段如果能积累背诵丰富的诗文精品,那么成年之后,提笔为文,就可轻而易举地做到辞义畅达,文从字顺。那些语文素质好的,似乎并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他们较多地读了一些课外书籍。读得多了,记得多了,语文水平就高出别人一大截了。台中师大王财贵博士提倡十三岁之前背诵四书五经,认为这个方法不但可以使小朋友提高语言素养,还可以开发增进儿童的智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鲁迅、朱自清、老舍、徐志摩、钱钟书、沈从文、林语堂、梁实秋等大师都是背古书长大的,这些现象,值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反思。传统语文教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指导兼督导,学生的主要功课是朗读和背诵,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不过数年,不但对中国文化能入其门墙,初涉堂奥,而且自然“习得”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夫。当代语文教育,老师充当主角,学生是配角,课堂上,老师占用大部分时间,滔滔而讲,学生枯坐堂下,恹恹而听。课下,老师疲于备课批作业,学生题海苦渡,教学双方如牛负重,怨教怨学“蔚然成风”。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