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理科——科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2019-11-10 07:33:29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造就大批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课程、教材改革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开始了综合课程的研究和实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综合课程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0世纪60年代,世界性的科学课程的设置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学科内容范围起了巨大的变化,开设了综合理科。

  对综合理科的最普遍的看法是,凡是科学概念和原理的叙述是为了表明科学思想上的根本一致,而避免过早地或不适当地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教学方式,都可以认为是综合理科教学。

  综合理科的提出和发展,是针对于分科课程缺陷的批判。要求给学生以整体的知识框架,把学校中分得过细的学科加以综合。

  在我国,小学科学课一直实行的就是综合课程。在中学,除个别实验地区外,科学课程实行的都是分科教学。

  综合理科和分科课程的划分是相对的,互为基础的,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能简单地、孤立地对综合理科和分科课程做出谁好谁坏的结论。我们必须要注意,防止以综合理科的优点来反对分科课程所具有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是要继承和发展的情形出现。可以预料,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遇到的问题,也将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综合方法和模式。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综合中有分科,分科中有综合,相互取长补短。

  设置综合理科的必要性

  从课程发展的角度看,设置综合理科既是对现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适应,又是教育领域中新学科主义思潮的一种发展趋势。

  设置综合理科的必要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一是科学的发展,使学科知识已超越了原来学科的界线。各个学科中的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发展。二是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必须要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才能加以解决。三是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图景。使学生易于形成世界上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四是有助于减少课程门类,能够有机地纳入一些综合性内容。避免学科之间的不必要的重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五是能够较好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综合理科的教学目标大致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科学素养,包括掌握一定的科学概念、了解科学的本质、了解科...

  综合理科的教学目标大致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科学素养,包括掌握一定的科学概念、了解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过程、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地认识科学的价值。其次是个人成长,包括认识自我、智力的发展和丰富个人的生活。第三是适应社会,包括有实际知识、了解并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对学校和社会的态度、满足个人当前的需要和一般的教育意义。

  综合理科的这三个教学目标,与分科课程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

  综合理科的教学目标,最终应落在由社会、学科与学生三基点所组成的三角形的核心,即学生的素质上。要从未来对国民素质的需要出发,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要从知识创新时代和信息科技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出发,要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综合理科的要素

  综合理科仍然属于学科课程。这一点与社会中心和学生中心不同。但综合理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方面,与分科课程会有很大的不同。在确定综合理科的教材体系和内容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天性和兴趣、社会的需求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综合理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行分科课程中的某些弊端。相对于分科课程来说,综合理科并不十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综合理科不是将两门或几门分科课程简单地相加,而是要形成新的体系。因此,综合理科不可能将原来的分科课程的体系和内容全部保留下来。而是要以综合理科自身的特点和体系来组织教学内容,从而体现综合理科的价值。

  综合理科的学科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的基本事实。综合理科对学科基本事实的选择,要强调其基础性、典型性、生活性和科学性。

  2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组成了学科知识结构的框架。它反映了学科的基本规律。

  3符号系统。符号是各学科独有的、用以简述其内容的一种语言。

  4计量系统。主要包括基本测量和有关的计算。

  5技能系统。主要包括运用概念和原理进行思维的能力和运用机体完成技术性工作的能力。

  6科学方法系统。主要包括一般的研究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某些特殊的研究方法、哲学方法等。

  7思想情感教育。主要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等的教育。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理科的教材体系,需要考虑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科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学生...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理科的教材体系,需要考虑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科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教师的适应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还要兼顾教育的普及与提高。

  所有学生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追求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并为将来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与素质教育根本目标的一致性,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的本质所在。

  设置综合理科的目的,是为了较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使所学的内容适合于社会的需求。因此,综合理科的课程结构,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同时,还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基于上述想法,综合理科的教材体系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知识体系,另一部分是技能体系。

  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最关心的问题是生存和发展。所以,综合理科的知识体系,应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按照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身、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和保护自身的线索展开。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期,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旺盛,兴趣广而多变。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仍然是从具体的事物或现象入手,逐步建立起对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的认识。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在构建综合理科的教材体系时,必须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

  综合理科的知识大致上可以分为六大类。一是自然界的形态和结构。二是自然现象。三是运动方式。四是物质的转化。五是能量及其变化。六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从总体上看,自然界的形态和结构是学生容易掌握的。可以从这部分内容入手,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知识排列。

  综合理科中的技能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观察、分类、测量和联想。二是实验、分析、归纳、收集和处理信息、解释实验结果并应用到新的情景中、交流研究成果。三是实验方案和调查方案的设计并能安全实施、控制变量、综合、演绎等。

  技能体系与知识是同等重要的,不能只注重知识体系而忽视技能体系。技能体系的排布,应根据知识体系的需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综合理科的教学评价

  综合理科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虽然对科学素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评估标准,科学素养应是公民对科学技术在下列三方面的具体的和基本的理解:科学术语和概念,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因此,对综合理科的教学评价,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考虑。

  1除了要对学科体系中要求学生理解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评价外,还要对学生进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评价。

  2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方面,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能够做到融会贯通,能够进行迁移。要能从整体上认识世界。同时,还要对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进行评价。

  3要对综合理科教学的发展功能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就放在基础学力上。因此,评价时要同时考虑到知识结构和认知发展水平。

  4在综合理科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的思维、归纳、综合等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价。

  对综合理科的教学进行评价时,不仅要注意终结性的评价,更要注意形成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对综合理科的教学做出比较科学的、准确的评价。

  在我国,研究和实验综合理科课程的时间很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以下几个问...

  在我国,研究和实验综合理科课程的时间很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以下几个问题。

  1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综合理科对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不能简单地以单科课程的教材内容,作为衡量综合理科教材的标准。

  2编写合适的教材。由于综合理科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缺乏综合理科教育的人才,编写人员大都是学理科单科的。因此,首先要学习国内外的经验,边学边做,这是必不可少的。至于综合到什么程度,要考虑到师资、设备等条件。

  3教师培训。目前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的理科都是单科设置的,培养出来的理科教师基本上专于一科,对综合理科的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因此,一方面需要改变高等师范学校对理科教师的培养方式,另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理科教师进行培训。

  4实验设备。学校现有的供分科课程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基本上可以满足综合理科实验所需。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学校应建立供综合理科单独使用的实验室。

  综合理科的前景

  要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地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近年来,一些反科学、伪科学的东西时有泛滥,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更说明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理解科学"。"理解科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如何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理解科学的过程、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与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其中,最基本的着眼点是缩短公民与科学之间的距离,使他们不仅能享受科学的成果,还能够对科学活动本身做出价值判断,提高公民对科学和社会问题的决策能力。

  怎样才能把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从传统的"掌握科学"转变为"理解科学"呢?实施综合理科,应该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吕达、张廷凯:《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2期。

  梁英豪:《关于综合理科设置的几点思考》,《教育参考》1999年第6期。

  余自强:《浙江省初中自然科学课程改革探索》,《教育研究与实践》1998年第4期。

  张人杰:《直面21世纪挑战的课程计划之开发》,《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