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库勒

2019-12-10 22:11:47

凯库勒,1829年9月7日生于德国达姆斯塔特,1896年7月13日在波恩逝世。上中学时,对一切科学现象都感兴趣,但对化学并无明显爱好。1847年入吉森大学学习建筑,当他听了李比希的化学课后,转而学习化学。1851年到法国、英国留学,与杜马、热拉尔、武慈、威廉姆逊等一流学者接触,并开始了经典有机结构理论的研究。1860年9月组织召开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化学家会议,即卡尔斯鲁厄会议。1875年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并获该会考普利奖章。他还是法国科学院院士和国际化学学会会员。
  
  凯库勒在有机化学理论方面贡献最大。1857年左右提出有机化合物的硫比氢型和沼气型;1858年提出碳链学说;1861年把有机化学定义为研究碳化合物的化学;1865年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理论。这些成就为有机结构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此外,还发现一些有机化合物。主要著作有《苯衍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教程》、《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等。
  
  在化学教育活动方面,凯库勒作为化学教师给人类留下了罕见的丰功伟绩。1856年就任海德堡大学有机化学教授时,他得到一间小研究室进行教学,并为少数学生提供实验研究的方便,其中就有拜耳。1858年担任比利时格恩大学教授。当时德国大学的制度规定,本校学生在其他大学听过的课也算学分,所以不少学生为了听凯库勒的讲课而聚集到格恩大学来,其中也有英国学生。这些学生中后来成名的学者有格拉泽、格登堡等人。1867年担任波恩大学化学教授一直到逝世,那时该大学刚刚根据霍夫曼的计划建成了一个设备完善的大型实验室。在波恩期间,凯库勒把全部精力倾注于讲课和指导学生的研究。他作为教师具有杰出的才能,上课常常不拿讲稿,即便如此,如果将其口授课程直接付印的话,也是别具一格的出色教材。他的风采容貌为其讲课增添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在指导学生工作方面,他不赞成学生盲目听从教授指导进行实验的方法,而始终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上。在这期间对各种课题进行实验研究,发表论文几乎都是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如果有人反驳苯结构理论,他就立即发动学生进一步深入实验,而后师生共同撰文批驳论敌。在波恩大学培养了许多著名化学家,如范霍夫等。可见,凯库勒不论在格恩大学还是在波恩大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学派。另外,1877年他当选为波恩大学校长,虽然此时身体日渐衰弱,但还是做了许多工作,对于发展德国的高等教育起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