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2019-10-06 21:56:50

教学要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关键是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的教育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进行革新。因此,教师要改造现行以知识为准、教师传授和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  一、审视教师的角色定位,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主要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方式,落实新课标理念  很多教师对新教材的教学进度不适应。很多在老教材中需要2~3课时的知识,在新教材中只安排了1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些知识是不可以省略的。没有这些知识做基础,学生对新知识只会更加糊涂,可是要将必要的知识都补充进去,一个课时绝对完成不了。所以,我在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感觉只是将知识带过一遍,仍有不少同学对知识还是一知半解。新教材本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但事实上,却让知识陷入一重又一重的迷雾中,学生拨不开,也看不清。此外,我认为,在知识条理性方面,老教材能够做到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每一课知识、每一框知识的联系都很紧密,过渡自然,学生能自然而然地接受。而新课程为了能够更贴近生活,将后面的知识放到前面讲,甚至有些解释性的知识和基本理论被省略,知识变得异常跳跃。在某种程度上,知识发生了脱节,缺乏连贯性。对于课程的改革我一直抱着乐观的态度,也认为新课程改革是很有必要的。而怎么改革才能更符合现实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逐渐探索,不断完善。  三、教学中导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相比其他学科还是较为抽象枯燥的,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直观方式辅助设计课堂探究,让课堂互动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为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用各种方式介绍情境,恰到好处地触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具体做法有:(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表、音像资料、漫画、成语故事、名言等,注意展示的内容要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可以选取较热的时政新闻,也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事件。(2)情境导入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供素材让学生进行评讲、表演等,渲染教学气氛,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3)制造悬念式。利用层层设问方式,在本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教师一环扣一环地设置相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参与交流,使其思维都活跃起来,生生互动起来。学生在交流中大胆尝试新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帮助他人。适当引导学生讨论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感悟,启发学生正确理解和判断事物,能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做法有:  (1)学生辩论式。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容易误解处、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处及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处,设置一些辩论题。  (2)学生情境表演式。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跳起来,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学生情境表演的方式进行。一般采用模拟剧场、模拟法庭、实话实说等形式。这些情境表演不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书本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讨论交流式。为了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用知识去洞察现实问题,提高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讨论交流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就设置一些讨论题,让学生自己准备发言稿,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要适时肯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充分体现平等与和谐,诱发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扮演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在言传身教中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人格、权利的尊重和对自己灵感、积极性的肯定。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会调动起自己的所有积极因素,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通过传媒接触大量的信息,往往会在某一方面超过教师的知识贮备,提出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共同发展探究能力的过程,努力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优良教学环境。其次,要创造各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要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真正了解教学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