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写作的空间

2019-11-28 09:04:41

作者:李文玲
  
  主持人语: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说道:“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毫无疑问,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中之重,仅从它在中考试卷上的占分比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课标还要求教育者“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你是否曾经或者正在觉得自己的写作中受到了束缚呢?如果有,是什么束缚了你,影响了你的写作水平呢?本期我们就来谈一谈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敬请同学们关注。
  
  写作是语文能力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好多同学都极为迫切地想找到一个写作的诀窍,让自己的作文焕然生辉,赢得他人(当然尤为重要的是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对于这些同学,以笔者的经验来看,无论是苦恼没有生动贴切的素材来构建一个精彩故事,或者是对所谈的主题缺少认识觉得无话可说,还是觉得自己语言苍白缺少文采,其实都可以概括为——写作空间狭小。那么,怎样让写作拥有广阔的空间,让作文精彩起来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逐一探讨:
  
  一、情节设置如何避免俗套和荒诞。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这是课标在写作部分的第一条要求。从写作实践来看,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切身感受作为素材,是表达真情实感最为方便的一条途径,但问题也正出在这里:同学们的生活圈子、生活经历都差不多,要找到适合主题而且引人注目的素材谈何容易,所以笔下的作文要么平淡无奇,要么荒诞离奇,
  
  两者都为人诟病。比如写父母之爱,最常见的一个段子便是:一天,忽然下起了暴雨,同学们都着急地看着窗外,不知道该怎么回家。忽然,我看到校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是父亲(母亲)!他(她)不顾路途遥远工作繁忙,来给我送伞了!这类情节已为人司空见惯,当属平淡无奇。
  
  平淡的例子很难打动别人,好多同学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们想要制造些“震撼效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父亲(母亲)对我一向很严厉,我无法接受更不能理解,忽然有一天,他(她)得了绝症,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是在父母去世之后),我才发现了他(她)对我的良苦用心深情厚意。
  
  写作中存在以上两个误区,其实源于一个很正确的道理:人的情感性格在极端环境下容易凸显出来。仔细想想,无论是雨天送伞,还是父母得了绝症,都不过是在设置一个与平时不同的环境,以便情感得以抒发或者表达。那为什么一个正确的道理会引出错误的写作方式呢?那是因为我们把这个道理当作了唯一真理,以致在写作中滥用了。这就好比医生治病,抗生素是可以用的,但是不顾病情不掌握剂量,一味滥用,良药就成了毒药。
  
  我们可以反过来再问一个问题:情感是不是只有在极端环境下才可以凸显?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人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表达起来也有太多的方式。仅以父母之爱来说,除了雨天送伞和在你生病时嘘寒问暖体贴照顾之外,你有没有捕捉过其他的细节?总爱唠叨,你自己一个人干点什么他们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搞得你烦不胜烦,这是不是也算一种表达方式?你有没有闯过祸?父母在责骂你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能不能感受到他们的担忧?他们在为你弥补过错向人赔情道歉点头哈腰的时候,算不算一种为爱的付出?你的老爸老妈有什么业余爱好?在有了你之后,这些爱好有没有因为你出现一些变化?假如有,你认为这算不算一种爱的流露?要知道,父母对你的爱是永恒的,无论体现为疾风暴雨还是和风丽日,蕴涵其中的真心都不会变,关键在于你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并将其提炼出来。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同学们不妨尝试一种写作训练,暂且称之为情感捕捉吧。无论你的生活圈子多么小,与人的交往是肯定有的,而所有的交往其实都有情感因素在里面,你不妨试一下,能不能从生活琐事中看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然后进一步划分这些情感各属哪种类型,把事件、人物,以及人物的话语、动作、表情等外在表现与感情联系起来归类整理。
  
  情感捕捉训练并不限于现实生活,同样适用于文学作品。读一个好故事,你不该再满足于享受故事本身,也该注意一下,各种角色(尤其是吸引你的角色)在表达自身喜怒哀乐时有哪些精彩细节,分别对应着怎样的情感,一个个具体的情节又对塑造人物起了怎样的作用。要知道,凡是形象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定是作者从生活中汲取了足够养分才塑造出来的,那吸引你的一个个情节,作者在构思时也是花费了大量心血的,这些都该成为你写作的良好借鉴。
  
  说到这里,再附一个特别提醒吧。目前对作文中“弄虚作假”的批评非常多,因此好多同学误以为写作必须是真人真事,必须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见闻。这一误解也会限制你的写作空间。道理很简单,如果写作必须全部真人真事,那我们只看玄奘本人写的《大唐西域记》好了,还要什么《西游记》啊!文学的虚构不仅合理而且必然,而对虚假之风的批评,其实针对的是文学创作的虚假,即情节设置违背了生活和情感的基本逻辑。之所以要同学们做情感捕捉训练,其实也是为了让你在写故事的时候不要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让你的故事更加圆满一些。
  
  爱动脑筋的同学也许已经发现了,所谓情感捕捉,其实就是观察生活。长期坚持这样一种训练方式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你对情感的感知能力会逐渐增强,笔下所能表现的情感就会更为立体,拥有多个侧面,写作视角当然也就更加丰富;第二,你会发现,不同性格的人在表达同一种情感时会有不同的方式,当这样的外在方式积累丰富之后,你在创作时就拥有了更多的细节素材,能够用更精彩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情感或者性格了。
  
  老师们在教写作时,往往会告诉你,要追求“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目标。不过,这是写作的极高境界,非大手笔不能为。同学们不妨先退一步,积累知识,深入思考,继而灵活运用胸中所学,写一些“人人心中无”的文章出来,那也足够精彩。
  
  二、用知识和思考打破自我局限
  
  一些日常现象,尤其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假如你拥有超越常人的丰富知识,下笔行文自然会与众不同,趣味别致。下面先举一段文字为例:
  
  如果让大家选择一种代表生命的颜色,相信99%的人都会选择绿色。绿色的森林给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绿色的农田为我们送上了丰盛的晚餐,门前那块绿色的草坪给了我们每天的好心情。无数的诗人、作家都将热情洋溢的赞美之词送给了这抹绿色。这个时候,绿色的主人肯定会在一旁暗自发笑,因为这抹浸透着生命礼赞的绿色不过是植物吃剩下的“残羹冷炙”。
  
  挂在天边的彩虹告诉我们,太阳送来的白光实际上是一道七色光组成的大拼盘。而挑食的绿色植物只对其中特定的光感兴趣。这是因为,植物叶片中负责吸收光能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只会捕获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只会捕获蓝光,而那些无人问津的绿光就被叶片反射回来,或者透射过去。植物不吃“没有营养”的绿色光,所以我们的世界变成了绿色的世界,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节选自《植物的彩色智慧》,作者史军系植物学博士)
  
  绿色是生命的色彩,这真的是99%的人所持的观点。然而,在拥有专业知识的专家笔下,这个观点就得到了崭新的诠释,一篇吸引人的科普文章也就因此诞生了。也许有的同学会说了,这是科普文章,中考又不会要求我们写这个。其实,用专业知识引发新颖视角,并不是只有科普文才用得上。绿色看似生命之光,实为植物抛弃的“残羹冷炙”,现实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就没有类似现象吗?现在有好多地方争办文化节,看似想要弘扬文化,其实是抱着商业目的;又有好多地方,争着申报世界遗产,看似保护文化,其实是为了给门票加价或者申请扶持资金……诸如此类“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哪里只是植物做的!所以同学们理应谨记,由自然现象引发人文思考,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生拉硬扯,而恰恰是灵活运用知识的关键之一。
  
  深入了解、以求知人所未知,这是用知识的力量来拓展写作空间。那么,知道了以后呢?那还得想人所未想。再以一句为人熟知的名言为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大概同学们都知道,这是庄子的名句。好多人都把这句话作为努力学习的理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所以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事实上这并不是庄子的原意,他在这句话之后是这么说的:“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什么意思呢?他是在说:正因为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所以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很危险的。
  
  读到这里,大概你已恍然大悟:哦,原来庄子是告诉我们不要学习啊!我现在总算知道原意了,那以后这句话就是我不学习的座右铭了。且慢啊同学,刚读了这两句就下定论,那你就陷入另一个误区了。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这句话出自《养生主》一文,而全文是谈养生之道的,文章的主题根本就不是谈治学之道。所以如果就此认为庄子压根不赞同学习,那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虽然历史上对庄子的记载并不周详,但他既然能总结出自己的思想体系,于诸子中自成一家,而且是卓然大家,必定是经过一番刻苦学习才能成就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仍将这句话作为学习的名言,但又不同于多数人的解读呢?我们不妨换个视角,从“继承与开创”的角度来解读这句话。庄子的话未尝不能这样理解:正因为知识是学不完的,所以我们不能以穷尽前人的知识为学习目的——那样就很危险了;而是要在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勇于创造性地发挥运用,力求闯出前人未曾涉足的天地。这样一来,庄子的名言对我们的学习就有了新一层的意义和价值。
  
  由这个例子我们想说明的是,对于前人著作,尤其是经典名著,了解原文是必要的,这是我们生发新内容的基础;但是了解原文不等于拘泥原文(事实上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内涵,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会焕发新的生命力),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生活经验来解读前人留下的知识,赋予其个性见解,这是我们写作空间不断拓展的前提,当然更是我们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来源:语文报·中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