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师的挑战

2019-10-28 08:09:10

21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悄然展开。地理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在学校基础教育中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新地理课程标准也应运而生。新课标在地理教学理念、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改变不仅给地理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做为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地理教师都要重新审视自己,从中找到自己的恰当合理的位置。
下面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的改革中对教师提出的挑战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增强课程整合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运用地理教材进行教学,教学大纲规定了明确而又详细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内容,教师知识把这些现成的东西落实到教案上,在通过课堂教学灌输给学生,甚至有些教师知识以教材为准,只要是教材上的内容,都是正确的,都是重点,从不考虑教材以外的内容还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从备课到讲课都比较省心,教过两遍的课,不看教材也可以背出来。
而新课程标准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作为基本理念,只提出教学要求而没有明确必须要学的内容,更没有详细的知识点,更加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对提高整体素质的作用。教师教学时需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自行选择教学内容,这就给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给教师留出了可以选择的空间,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教学的需要、自身的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与特点来选择。如世界地理中区域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任意选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组织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可选择亚洲或欧洲作为大洲的教学内容,但是所选的大洲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学生通过该大洲的学习,学会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说明其地理位置、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分析其人口、环境、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能够举例说明大洲内部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从而掌握学习大洲的基本方法。关于“地区”和“国家”的选择也有同样作用。这充分表明教科书只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材料,无论教师选择那些内容用于教学,关键是要通过这样“洲-地区-国家”组合的教学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标准”,最终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这实际上是对地理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理教师只有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不断强化自己地理科学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才叫“编”出既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地理“教科书”,从而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施新的教学方式
在过分强调地理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指导下的地理教学,大多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声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出的学生知识面窄、技能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和创新能力。新地理课程标准把“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作为六大理念之一,旨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探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灌输式讲授地理知识的教学方式。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运用新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引导他们不断提出问题;指导他们进行进行有效的调查、访问,多方面收集资料,归纳整理自己所有的材料;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整个学习过程要突出地理学的基本特征,选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指导,同时要重视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的运用,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地球的运动”一节的教学,由于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无论教师如何组织教学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这部分知识往往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障碍。如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运用电脑动画及地球仪演示来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既是纠正他们在演示时出现的地轴方向错误、公转时忘记了自转类似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关键因素——地轴的方向和黄赤交角有了清醒的认识,有利于他们正确理解地球的运动及其他地理意义。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积极与学生合作
“构建开放式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新课程标准的这一基本理念,是对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利的冲击。传统的地理教学大多在教室、学校进行,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学生只是接受现成知识的容器,知识的唯一来源是教师,因此,教师被认为是权威,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兼有自然和社会两大类学科的性质,涉及工业、农业、商业等个部门,涵盖政策、经济、文化、自然等各项内容,这么庞杂的一门学科,加上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频率大大加快,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这种形式下的开放式地理课程将充满生机和活力。
开放式地理课程的构建,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关系。在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已不满足于单单依*听教师在教室里讲这种方式获取地理知识,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多方面的学习信息,拥有多种多种生活体验和实践体验,甚至有时他们得到的地理信息和经验是教师尚未接触到的。这就使得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权威地位,自然也无居高临下的感觉,必须转换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
如“乡土地理”的学习,虽然早被列入教学计划,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地理教师、学生一直没有重视。新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载体的地位得到强调和规范,乡土成为综合学习和实践的基地。地理教师在与学生一道搜集身边的资料,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开展以环境与发展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同时,可能会遇到未曾接触到的新鲜地理事物,或涉及不了解的新科技成果,为了很好地解决问题,就需要在与其他教师积极合作的同时,注重平等、互动师生关系的建立,视每一个学生为合作者,尊重他们的个性需求,共同关心国家乃至世界的新发展、新成就,努力创设师生平等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运用全新的评价理念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
新课程标准在地理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课堂模式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当然也要进行教学评价的改革。因此,课程标准把“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作为一个基本理念,着重强调在对地理学习评价时,即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评价的目标要多元化、手段要多样化。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评价一所学校、一位教师的教学或学生的学习时,都是只注重学习结果而不考虑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来不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学习,获得那些体验,而且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都非常单一,只以学生的考试分数论优差,仅以单一的分数就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贴上优良中差的标签,进而影响地理教育的功能。
新评价理念的提出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个人,尤其是地理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前不科学的评价观念,以实际行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地理教育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地理教师,评价时必须做到在重视结果的同时又重视过程。
如学习“乡土地理”环境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安排一次当地环境状况的调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在评价该调查时,不能只看调查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更应关注学生通过这次调查,是否掌握了调查的一般方法,做到学以致用,懂得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地理的态度有所所转变,比以往更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立志为环保事业做贡献,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依据。我们不能求全,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进步的表现,尽管每个学生的表现不尽相同,也应认为这次调查是有收获的,是是成功的。为此,要全方位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仔细观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习地理所用的方法,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表现出的情感和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体现,这样的观察可以为地理教师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提供可*的消息。在评价时,应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如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和发展状况,帮助他们做好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指导、启发学生,促进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