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化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益的途径

2019-11-07 12:27:41

  天津市蓟县擂鼓台中学 张友东1997年10月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这就为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1997年9月在两省一市的高一年级开始了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工作。面对高一化学新的课时、新的教材,应该怎样才能达到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并能培养各种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结合一年的试教实践谈一谈提高课堂效益的途径。

  一、指导学生阅读、培养自学能力,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

  首先,根据高一化学新教材语言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注意层层引导,启发性强,吸引学生自觉阅读的特点,通过试验发现,学生自己预习能够达到掌握主要知识点的70%左右,这样课前安排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其次,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也是新化学教学大纲要求的目标之一。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课堂中教师指导阅读训练阶段从化学第一节开始,在课堂中教师有意识选择教材中可读性强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组织学生回答,讨论教材所讲述的问题,以指导学生怎样阅读。如化学教材的绪言部分,可提出如下问题: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原子的探测和操纵方面达到了什么水平?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中起到什么作用?以上问题逐步提出,学生阅读后分别讨论、回答。通过一课时的教学,学生认识到“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的深刻含义。绪言中丰富的新材料、新信息及领先的科研成果,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采用满堂灌的方法,绪言课一课时无法完成。这种课中指导阅读,组织学生讨论方法的运用,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解决了课时紧张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益。课堂中指导阅读的训练阶段需要一个月时间。

  第二步,课前教师出预习提纲,学生阅读训练阶段当学生已初步具备阅读方法后,变课堂提出问题为课前,即在学习每节课之前,针对该节的重点、难点及有关知识点以投影片的形式出示预习提纲,让学生课前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利用好课本中的讨论题。如第二章第一节钠,可提出如下预习提纲:钠能用刀切割吗?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实验室能否用盛水的广口瓶保存钠,为什么?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对上述问题有个理性认识,也能说出大部分问题的正确结果,但对有些答案会产生疑问,如钠金属真能用刀切割吗?钠真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作用吗?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可以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学习的目的性更强。学生抓住课外的时间,成了教育过程中的学习主体。此阶段训练需六个月时间。

  第三步,学生自学能力提高阶段在大部分学生已具备根据预习提纲能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并且比较熟练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分析出本节教材所阐述的重点、难点以及不懂之处。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以便脱离教师的引导进行自学。此阶段将在高二试教中实行。通过上述有意识的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已初步形成,为高二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四步,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还需加强化学学科中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方法主要指逻辑方法、实验方法、模型方法。三种方法不能孤立进行,而是互相联系。如在讲述教材第94页表4-1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时,教师向学生展示F2、Cl2、Br2、I2的样品,引导学生观察颜色及状态,并提问从F2到I2颜色、状态的变化规律怎样?推测碘后面元素砹单质的化学式、颜色、状态如何?再利用表4-1中的数据由学生分析出从F2到I2的熔点、沸点的变化规律。这种训练由学生观察现象到对现象、数据分析处理总结成规律并进行推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逻辑能力,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如何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呢?一是通过课堂反馈,二是通过课堂信息交流来检查。

  二、改革教法,合理调配课堂中多维信息,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方法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选取的手段、途径和活动方式

  它与任务、理论、实践联系在一起。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改革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三个转变,即教学对象变少数学生为全体学生;教学方法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过程变满堂灌为三为主,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活动为主线。要想实现上述目的,需要在课堂中合理调配多维信息。多维信息首先指的是学生,其次是教师,再者是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媒体等。具体操作如下。

  (一)注意师生信息的流通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双边信息交流构成的。知识信息不单来源于教师,还来源于学生间的信息流通。这就需要把握好学生这一主体信息源,因为各种目标的制定完全是针对学生的。把握这种信息源的关键是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具体实施过程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针对知识点巧妙设计问题。如关于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性质可提出这样的问题。1.检验碳酸钠粉末中是否混有碳酸氢钠的方法是什么?2.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是什么?由学生独立思考及学生之间讨论而发表学生自己的见解,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其他同学评判、分析,最后使知识点得以落实。这一环节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探讨问题,激起他们的求知热情,充分表现自己。这样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而教师起到了导演作用,既增强了学生课堂参与的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等形象信息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但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而且对培养学习兴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适时选用,学生不易观察的课堂演示实验,如钠与水的反应可用培养皿在投影仪上操作,这样易于学生观察又非常形象。不能演示的微粒运动,如第17页图1-10 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过程可制成抽拉片计算机课件,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NaCl溶解、电离及钠离子、氯离子结合水分子的动态过程。讲到环境保护时可播放录像《海湾战争中原油泄到海洋中》,认识水污染;讲二氧化硫的污染可播放《中国古代石雕被酸雨腐蚀》的录像来认识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增大了信息量,是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更重要的是信息流通快,反馈及时,可谓事半功倍,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加强实验信息的运用

  由于高一化学新教材中几乎每节都有实验内容,我在课堂上抓住了这些实验信息进行运用,具体如下。

  1.改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课堂实验,充分利用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

  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很少自己动手做实验,而学生实验考察是新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所以笔者在大部分课上都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将某些验证性质的试管实验改为课堂学生实验,如[实验1-2] [图1-12] [图1-13]等,课下鼓励学生做好6个家庭小实验和8个学生实验,同时增加一些学生在家中较易完成的实验, 如学生自己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使之变浑,在粉笔上挖个洞加NaCl和酒精做焰色反应实验,等等。这样增多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增强实验的探索性和设计性。

  (1)先观察实验现象后由学生总结出结论。如[实验1-3] [实验1-4]由学生观察用手接触反应器后得出结论, HCl与Al反应是放热的,Ba(OH)2·8H2O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认识到化学反应有能量变化。

  (2)将某些演示实验适当扩展,如二氧化硫对品红溶液的漂白扩展到氯气对品红溶液的漂白,以及二氧化硫和氯气混合气体对品红溶液的漂白能否实现。

  (3)将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如检验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实验改为让学生设计检查硫酸根离子的实验方案。

  (4)培养学生创造力,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如证明KClO3的成分里含有钾、氧和氯三种元素,需要哪些仪器、药品、装置怎样?学生把实验方案设计好以后经教师审定,然后在任选课时有兴趣的同学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探索科学的精神。以上多维信息在课堂上需要适时选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提高课堂效益的作用。

  三、改革教学反馈和检测方法是提高课堂

  效益的重要一环反馈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而检测是对教学效果评估的一种手段。传统的教学反馈方式单一,一般是上课教师讲、学生听,下课学生做、教师判,很难做到及时反馈和矫正。而传统教学检测方式每学期只搞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考试,只重结果轻过程。注重区分,不注重激励。因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反馈和教学检测两方面的改革,收到了良好效果。首先,变延时反馈为及时反馈,即每节课讲完一个知识点后,配一些针对性练习,借助五色卡反馈,每一节课配适量达标检测题,对本节达标情况进行检测,这样做到了及时反馈和矫正,同时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其次变大型考试为知识单元检测,即形成性检测,在每进行完一个知识单元后,进行单元检测,能及时对教学进行评价和对学生进行激励。

  适应社会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受学校条件、课时、生活环境、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理解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真正实施起来会有较大的难度。因此,社会实践课要因地因校而异,特别是一些有组织的参观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尽量少搞一些,搞的时候,最好结合班队活动进行,并且要取得家庭、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诸如观察、访问、接触、体验、收集、调查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可采取分组或个体的课后活动的方式去实现。如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怎样购物、怎样乘车、怎样寄信、怎样存款等,都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自去观察、实践和体验。这样既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又较好地实施了社会实践活动。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良性发展

  儿童的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是儿童通过与自然、社会、人和物的实际接触和相互作用而获得思维、经验、意识、观点和最初行为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小学阶段,更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正式接触社会,已经生活到一个社会群体之中,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一些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在这些不同的人的行为中,有好的也有坏的;在这些社会事物和现象中,有对的也有错的。在这些好与坏、对与错中,小学生有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特别是在社会现实、家长观点和学校教育不和谐甚至发生矛盾时,他们就会困惑、迷茫,甚至难以适应社会或过早“老成”。因此,在社会课教学中,我们应密切联系实际,提出社会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通过分析、议论,引导学生自己去区分理想与现实的生活情景,权衡其中的情绪因素和理性因素,寻求正确的观点和答案。通过社会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促使他们社会化进程的良性发展。

  来源:新思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