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美育

2019-12-11 06:21:04

  随着近些年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与实践,“美育”这个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断被教育界提及。作为一种情感教育,美育思想虽然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被提出,但在目前中学的思想教学中,却仍不够重视。其实,新课标下的中学思想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美育思想,教师应在思想教学中加强美育渗透,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是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培养正确审美观点,提高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思想课是关于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颂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教育,即以美为中心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中贯穿美育是思想教育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要把美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教师外表和行为之美,感化学生

  教师的外表包括老师的个人卫生、着装、饰品佩戴与化妆等。教师的行为包括教师的站姿、坐姿、走姿、目光、微笑、手势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利用理想、智能、品德、情操、意志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外,仪表风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教师总是作为一个人的综合整体,作为一个审美客体展示在学生面前,存在于学生心目之中。教师的仪表风度直接体现在课堂教学当中,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教育效果。

  二、以教学语言之美,感染学生

  教学语言美包括科学美、形象美、情感美、朴素美、声音美、规范美。教学语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载体,是教育行业的专门用语。教学语言美,既是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的需要,更是实施美育所必需的。优美的教学语言,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基本途径和手段。

  三、以课堂导入之美,引导学生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课堂上最能吸引学生的地方莫过于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维,愉快主动地获取知识。导语设计包括知识导入、诗歌导入、故事导入、音画声像导入等。例如,在学习初一的思想品德课“人生自强少年始”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以优美的歌曲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之愉悦地进入学习。

  四、以提问之美,吸引学生

  课堂提问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运用得当,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点燃学生的求知火花,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从而推动素质教育和学习创新,提高教学质量。良好的课堂效果有五种提问方式:故设悬念式提问、层递式提问、分解式提问、关键词提问、抛砖引玉式提问。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唤醒每一位学生参与问题的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给学生平等的答题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感,感觉到合作的愉快。

  五、以创造之美,启发学生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在思想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可以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另一方面,教师应欣赏学生创造性的见解,引导学生善于随机应变,转换策略。当学生的质疑、自我解疑经常受到教师的鼓励时,他就会由衷地感觉到创造之美,进而形成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在以后的学习中倍感轻松和愉快。

  六、以情感之美,感动学生

  审美情感不同于一般的情感。首先,它是由美的形象引起的,美的形象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凝结着人的创造智慧与理想,所以最容易与人的情感相沟通,并给人带来欢乐与鼓舞。其次,审美情感能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它能使人在心理与理智上得到满足,进而鼓舞人们更加热爱生命与生活,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最后,审美情感使理性渗透于感情的个体存在之中,是情感与意志高度有机的统一。因此,美育的情感性决定了美育一定要以情动人。只有提高情感修养,才能获得更好的审美享受。课从本质上说是德育,从具体科学知识上说是智育。然而,德育不只是正面灌输,智育也不仅是知识传授,它们同样也是一种艺术,需要情感的交流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总之,思想课渗透美育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审美能力和艺术文化修养,充分发挥思想课的德育功能。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在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其他能力方面都将有较大的提高,但在真正提升道德素质方面还需要时间,这可能与道德教育的复杂性和隐性特点有关。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美育德、以美促德、以美陶情、以美益智,展示课的美趣,就能使课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活动的场所,展示美丽的舞台,欣赏艺术的天堂,感悟人生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