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看沈阳

2019-12-03 10:37:53

从失落到崛起,彻底摆脱“东北现象”困扰,走上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轨道——
  
  东北振兴看沈阳(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沈阳浑河风光。
  靳军摄
  
沈阳变了,变得让人刮目相看。
  
  她曾深陷泥潭,是老工业基地衰落的代表:经济实力疲弱,企业大量亏损,几十万工人下岗,悲观、焦虑、无助情绪蔓延。希望在哪里?
  
  她凤凰涅槃,成为东北振兴的代表: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装备制造业再展雄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乐观、奋进、自强精神迸发。变化在眼前!
  
  十年艰辛探索,十年奋发图强。“乘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东风,在辽宁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沈阳不仅‘杀出了一条血路’,冲破了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束缚,彻底摆脱了‘东北现象’困扰,实现了跨越赶超,更闯出了一条新路,发展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步入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轨道。”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兴奋地说。
  
  沈阳,这个曾让我们忧虑的城市,已悄然走出低谷。
  
  沈阳,这个曾让我们骄傲的城市,正重新奔向辉煌。
  
  沈阳印象:亮丽清新,一扫昔日傻大黑粗
  
  傻大黑粗,这是过去人们对沈阳的印象。作为老工业基地,沈阳是典型的重化工城市,厂房密布,烟囱林立,空气污染,市容灰暗。市场经济大潮滚滚而来,老工业基地一度落伍,沈阳更显衰败破旧。
  
  今天,沈阳的变化翻天覆地,形象脱胎换骨,变得亮丽清新。
  
  沈阳漂亮了。走进沈阳,出机场高速到北陵公园,一条“金廊”——12公里的南北长街展现眼前,一座座造型各异的高楼大厦矗立两旁,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就近200座,一派繁华景象。城市到处是新建住宅小区、绿化带、街心花园。
  
  沈阳水灵了。沈阳,位居浑河(古称沈水)之北而得名,可是长期以来,沈阳背河发展,偏居一隅,身处河边不见河,缺少水的滋润。如今,转身向河,河流进城——城市向南拓展,大浑南建设使浑河成了沈阳内河。经过修整,流经沈阳100多公里的浑河,水面宽阔,两岸绿树葱茏;沈北新区把城市向北推进,昔日荒凉污染的蒲河,整治一新,碧波荡漾,两岸180公里的景观带花团锦簇。到浑河上荡舟,到蒲河边观景,已是沈阳居民假日的最佳选择。
  
  沈阳清新了。沈阳曾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如今,连片工厂已搬出城区,向工业园区集中;3000多个烟囱、2000多个锅炉房被拆除。2011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12平方米绿地;大气优良天数达到了331天,比2002年增加128天。沈阳已是响当当的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漫步沈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高耸的塔吊和繁忙的工地。正在为明年举办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紧张忙碌的沈阳,城市面貌将更加日新月异。
  
  看得见的变了,“看不见”的也在变——正是看不见的变化在支撑着看得见的变化。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14.9亿元,相当于十年前的3.7个沈阳。去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0多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60多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7倍和13.3倍,综合实力进入了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今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增大,沈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仍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及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装备制造业重振雄风。去年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829亿元,占全国装备制造业的4.2%。沈阳已形成了机械装备、汽车、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4个千亿元制造产业集群。现代建筑产业异军突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强劲,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9.5%。第三产业迎头赶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4.1%,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占60%以上。非公经济发展壮大,占全市经济比重达65.7%。
  
  群众生活逐步提高。累计完成棚户区等危旧住房改造26万户,全市人均住房面积由2002年的19.1平方米提高到32.8平方米。去年,沈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万元和1.2万元,分别比10年前增加了16276元和8075元。
  
  中心城市作用正在扩大。以沈阳市为核心的沈阳经济区8城市,加快一体化步伐。现在,沈阳、抚顺、铁岭电话区号共用024;沈抚新城初现模样,辽阳、本溪、铁岭等市的新城在向沈阳靠拢。去年,沈阳经济区57个主导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1倍。
  
  春风化雨。抓住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机遇,沈阳从失落中崛起,在艰难中奋进,实现了漂亮的“V型”反转。“沈阳人有不服输的性格,沈阳有大工业城市的韧劲。乘势而上,沈阳进入了经济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城乡面貌改善最大的崭新时期。”沈阳市市长陈海波说。
  
  沈阳路径:科学发展,迈向全面振兴
  
  铁西新区,宽阔的开发大道上,矗立着一座大型雕塑:一只红色凤凰背负火球昂首向天。铁西,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铁西是沈阳工业最集中的地区,被称为东方的鲁尔。“东北振兴看辽宁,辽宁振兴看沈阳,沈阳振兴看铁西”,沈阳人的这套嗑儿,说出了铁西的分量。
  
  世纪之交,铁西却看不到新世纪的阳光:95%以上企业亏损、13万工人下岗。工人“洗手没肥皂,干活没手套,啥时候发工资不知道”,被戏称为中国最大的“工人度假村”。
  
  今日,40平方公里的铁西老区,工厂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绿树成荫的居民小区、繁荣兴旺的商业闹市。只有几处工业雕塑,依稀告诉人们这块土地上曾有的工业辉煌。而就在毗邻的铁西新区——上百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集中了一批经过改造升级的老企业,新来了一批现代化的新企业,代表着今日沈阳装备制造业的水平。
  
  老区活了,新区强了,得益于发展空间的优化。2002年,沈阳决定将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享受市级管理权限,实施“东搬西建”,将工业企业搬迁到开发区,老区建设商业和住宅区,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利用土地级差收入换来的巨额资金改造升级工业企业,成功破解了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到2007年调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一个新铁西站了起来。“2011年,铁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第一强区’。”沈阳市委常委、铁西区委书记李继安自豪地说。
  
  铁西以空间重组获得了振兴的资源,赢得了发展的时间。统筹城市布局,优化发展空间,是沈阳探索振兴老工业基地之路的一个成功尝试。
  
  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统筹协调,沈阳选择了振兴的基本路径。振兴之路,就是科学发展之路;十年振兴,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生动实践的十年。
  
  “做优发展空间、做大中心城市、做强县域经济、做美生态形象、做高百姓幸福指数”,在沈阳被干部群众称为“五大任务”,也是沈阳探索振兴老工业基地之路的五个着力点。既注重做大总量,更重视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质量效益;既注重当前振兴,更重视发展潜力长远竞争力,留足未来发展空间;既重自身发展,也重当好“核心”、增强辐射力带动沈阳经济区整体发展;重城也重农,重物更重人。
  
  统筹区域资源,全面振兴城市——
  
  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城市的全面振兴。沈阳着眼全市发展大格局,先后三次调整城市区划,形成定位明确、各显优势、良性互补的城市格局,做优发展空间,以空间换时间,以空间换资源,加快了全面振兴的步伐。
  
  浑南新区,重点发展高新产业,构建未来沈阳主城。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浑南新城,生态、低碳、环保的“第三代城市”已有模有样:绿地率超过48%,太阳能、地能等清洁能源被充分利用;地面几乎没有一根电线杆——国内最大的地下管廊系统可以开越野车,电力、电信、交通监控、水、热力等12条市政管线全进管廊。
  
  沈北新区,沈阳最年轻的区。2006年,新城子区和辉山农业高新区合并组建沈北新区。调整后区域面积扩大了,产业方向更明了,形成了产业优势。不仅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做深做大了,手机、家电等产业也在快速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互动——
  
  振兴老工业基地,农村不能短腿。沈阳三县一市四个县域,农业不松劲,工业正加劲,一县一业,法库陶瓷产业、辽中铸锻造产业、康平风电新能源、新民包装印刷产业,四个集群成为沈阳经济新亮点。
  
  法库,中国牛县?“这可不是吹牛!”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笑着向我们解释:我们是养牛大县,去年全县肉牛存栏70万头,是全国养牛最多的县之一。我们还有一个称号——东北陶都。去年陶瓷工业产值300多亿元。10年前,法库还是有名的穷县,一年财政收入仅有5000万元,干部外出开会都得自己垫差旅费。近年来,法库背靠母城沈阳,突出自身优势,发展养牛、陶瓷等支柱产业。去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18亿元,提前4年跃进全省县域经济第一集团。
  
  统筹速度效益,又好又快发展——
  
  振兴,是落伍者的追赶,没有一定速度不行,但不重视质量的追赶,跑不远,也跑不久,沈阳坚持在快上不松劲,好上下功夫。十年沈阳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也大幅提升。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处于亏损状态;2011年,95%以上的企业盈利,利润总额达到了692亿元,是2002年的39.3倍。
  
  沈阳王牌:哪里有重大装备,哪里就有沈阳制造
  
  盛夏7月,沈阳北方重工集团巨大的厂房里,工人们正在忙着生产一个庞然大物:一套价值2亿元的大型露天煤矿综采成套设备。“我们为山西平朔煤矿生产,一小时可挖掘处理煤炭4000多吨,是国内首套。”集团董事长耿洪臣说,“这套设备我们有全部知识产权,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
  
  在三峡大坝、在西气东输、在大型核电站、在百万吨煤井、在千万吨炼油厂……眼下,只要有国家重大项目,就有沈阳的高端装备,就有沈阳制造。
  
  装备制造业又一次成为沈阳的骄傲。当年最困难的装备制造业,正在找回“共和国装备部”的荣耀:目前,沈阳在输变电、冶金矿山、石化设备等重大产品领域,世界级产品已达51个;44个拳头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同行业之首,18种产品位居国际前10位。大型石化用压缩机、重型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煤炭综采成套设备等一大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一些重大装备开始出口国外。
  
  工业立市,装备当家。重振装备制造业是沈阳振兴的重中之重。但是,重振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产业的升级换代。瞄准先进装备制造业,以体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一场转型升级攻坚战全面打响。
  
  用整体眼光,加快重组改革,重回沈阳制造——
  
  按照“搬迁、并轨、改造、升级、就业”10字方针,沈阳重组装备制造业最为集中的铁西区,共搬迁企业239户,获得土地收益140多亿元,使企业卸掉包袱,转型升级。
  
  空间打开,更要释放活力。以往市属国企的班子成员,全由市委组织部任命。去年,沈阳大胆改革,“人事权”下放,只管董事长、总经理和监事会主席“仨头”,其余均由企业自聘。“需要什么样的人,给多少年薪,都是企业自己说了算,灵活度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增强。”沈阳鼓风机集团董事长苏永强说。
  
  转换体制机制,沈阳鼓风机、沈阳机床、沈阳变压器等一大批老企业重新焕发活力。
  
  用世界眼光,加快自主创新,变身沈阳创造——
  
  2011年,沈阳机床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登顶世界机床行业首位,产品升级为中高档数控机床。“我们就是在和世界强手掰腕子过程中追赶上来的。谁强,我们就瞄准谁!”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说。
  
  2007年,沈阳机床集团开始了对数控机床大脑——数控部分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70多名研发人员五年攻关,2011年飞阳G系列数控系统研制成功,给数控机床安上了自主的大脑。今年4月,又成功搭载ETC系列产品,赋予数控机床以高度智能。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增强。沈阳每年市级科技经费投入2亿多元,而吸引的企业技术投入却有20多亿元;60%的科技项目由企业承担。
  
  用未来眼光,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向沈阳“智造”——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带来的智能化,给沈阳装备制造业开辟了未来发展空间。
  
  “屏幕上的图标每闪一次,就表示网络机器人又为企业采集到了一条最新行业信息。”指着面前的监控屏幕,沈阳格微软件公司董事长张桂平说。格微公司通过搭建以工业知识为核心的智能翻译平台和知识服务平台,为企业随时提供信息支持,使上百家装备制造企业受益。
  
  文化与科技也在积极融合。全市已形成数字出版、数字设计、数字传媒等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链条,有骨干企业近150家,产值近300亿元。其中70%集中在和平区。今年5月,全国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挂牌,和平区以总分第四成绩入围。“立足于创造、创新、创意,这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现的‘蓝海经济’,是和平区的最大亮点和潜力。”和平区委书记林强说。
  
  沈阳视角:关注高楼大厦背后的民生
  
  “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离不开广大产业工人的支持。没有他们默默承受转轨的阵痛,没有他们支持改革发展,就没有今天的沈阳。让振兴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是责任,也是感情。”曾维多次这样强调。
  
  振兴为了人民,沈阳坚持民生为本,在振兴中惠民,在惠民中振兴,既下大力气解决长期积累的民生突出问题,又重视解决发展背后隐藏的民生问题。
  
  重视快速发展背后的收入分配问题,让群众分享发展成果——
  
  就业是收入之源,沈阳广开就业渠道,不仅化解了几十万人下岗的巨大压力,还新增大量就业岗位。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3%左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16元,而在2002年却低635元;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达到1.2万元,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注重初次分配向劳动者倾斜。沈阳大力推行集体合同签订和工资协商制,如今集体合同覆盖面超过96%,公交、餐饮等行业实行了工资集体协商。去年,沈阳职工人均收入增幅14.1%,首次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社会保障水平也在提高。去年城镇职工养老金和市区低保月标准分别为1352元和440元。2003年以来,沈阳社保体系建设累计投入783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5%。
  
  重视高楼大厦背后的民生,让阳光照进小街小巷——
  
  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城市面貌越来越新,沈阳的民生眼光也越来越细。
  
  由于企业改制等历史因素,原来属于企业等单位管理的1502个住宅小区变成了无人管理小区。许多房屋漏雨、墙皮脱落、电线老化、环境脏乱。2010年,沈阳决定投入15亿元资金,改造这些小区,实行物业管理,给中低收入群众创造一个温馨整洁的家园。
  
  城区环境越来越美,农村环境短板正在补齐。今年,沈阳将环境整治重点转向农村,开展村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美化。目前,农村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均达到国家生态区县标准。
  
  沈阳借助医改东风,投入巨资改造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全市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价格下降30%,患者基层就医平均费用支出下降19%,门诊量上升21%。
  
  重视物质充裕背后的精神需求:让文化充实群众生活——
  
  在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816间琴房、6间形体教室,双休日全部开放,几千名师生为市民免费培训。全市整合艺术资源,形成高校师生、专业艺术团体人员、群众文化单位专业人员、区县(市)社区(村)艺术辅导员、社会培训力量五级培训体系,最大程度培训有艺术需求的居民。
  
  从2010年4月开始的“艺术惠民双百万”(百万市民艺术培训、百万市民艺术共享)工程,让更多的市民享受文化成果,一展艺术才能,受益市民达706万人次。
  
  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世界性的难题。
  
  十年探索,沈阳走出了一条崭新的振兴之路;十年振兴,沈阳已站上历史新起点。打造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业基地,瞄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生态宜居之都,沈阳正奔向新的目标……《》(2012年07月30日01版)本报记者皮树义孙健何勇陈仁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