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外活动的实施策略和原则

2019-12-02 09:39:05

  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活动,是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活动的开展,是提高生物科技意识和素责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它对于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和发展他们的科技特长,培养其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搞好生物课外活动,更好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作用呢?

  1.确定活动内容,制定可行的活动计划是搞好生物课外活动的前提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实用性也很强,要搞好课外活动,必须精心选择活动内容。一般地讲,选择的内容应考虑到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为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注意:

  1.1活动的内容应尽可能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相平行

  教学是一个由前向后、由低到高的渐进过程,课外活动当然不能超越教学实际,虽然有些活动可以提前或超纲,但课外活动是巩固和加强基础知识过程,若知识内容超过学生理解的能力,必然会限制活动的开展,不能充分发挥活动作用,因而在制定目标计划时,首先应计划好教学的进度,再计划好活动的内容,不能过于超前和超纲。比如,初一讲制作植物标本和栽培小植物、饲养小动物就能达到目的,而介绍动物标本制作,进行学生调查、解剖青蛙等就于超纲。因为初一学生根本未学动物学,要注意活动的实效,否则,欲速则不达。

  1.2活动的内容最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课外活动开展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应用生物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是与人们生活实际相关的。如蛔虫卵的镜检,血型鉴定,种子发芽率快速测定,人体血压的测量等等。这些内容倍受学生的欢迎,制定活动内容时尽可能多增加这些方面的内容,真正让学生从活动中受益。

  1.3活动内容中应重视学生的实践的作用

  课外活动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实验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实验培养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操作能力,最终培养创造能力。实验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特长的机会。如我在课外活动中,要求学生做的贴花实验,制作小型动物模型实验,学生的积极性特高,创造的精品倍出,设计制作的动物千姿百态,制造出的图画各具特色,远远突出了我的想象模式。象这样的活动,应加以注意。

  2.因地制宜地组织好活动,是顺利开展课外活动的关键

  开展课外活动,将碰到时间和经费问题,在时间上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应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为前提,活动可以安排在中午及晚学、自习课、周末等空余时间,学生方面以自愿和兴趣为参加原则,教师择优组建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同时必须报请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争得他们的支持和经济帮助。此外可制定激励机制,把课外活动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课外活动的氛围,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3.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方式是开展活动的手段

  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在确定活动目标后,可以以少数人参加的活动小组形式开展,也可以以单个学生自我调查,观察为目的的形式开展,还可以整个年级、全班学生共同参加来组织活动。其中,以活动小组形式是开展课外活动采纳的主要形式。如植物栽培小组,实用菌栽培小组,标本制作小组,小型动物饲养小组等等。这些小组的学生在生物老师统一指导下,开展各项生物活动。对有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去自行设计、调查、取证如遗传、嫁接、扦插实验,观察植物外行、解剖鲫鱼等,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做出教室、走出校门到大自然怀抱中去领略绿色美景,去到公园里观赏动物的生活习性,去农村参观农民伯伯们收获蔬菜水果,如此等等。使生物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发挥,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4.形成完整的督查机制,保证活动的长期性,是搞好生物课外活动的保证

  生物课外活动,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指定切实可行的督查机制,形成合适评价体系以确保课外活动的长期发展,老师及时对好的活动小组表扬、奖励,对做的不好的小组及时批评、改进,学校对有益的课外活动给以监督指导,对生物老师组织活动给以及时总结、评定、肯定阶段性成绩,也可指出改进的方面,以求不断完善,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生物课外活动能持久、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

  总之,生物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应注意从内容到方式的精心选择。持之以恒地开展活动,无疑对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大作用。

  来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