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树立创新观

2019-11-24 11:27:16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要全面实现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以在思想课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点燃创新的火把,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适应“十二五”规划的需要。

  一、树立创新的课程资源观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它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资源,忽视“思维”资源,导致教学中出现“知”、“能”严重脱节的现象。

  思想课教师要树立多元的课程资源观,改变过去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倾向。要充分认识到,思想课的课程资源内涵丰富,在教学中,凡能促进课程内容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达成思想课程目标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应是课程资源。思想课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强课程意识,有一双慧眼,去发现课程资源。同时还要以教材作为切入点,对思想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实践资源、信息化资源、隐性德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设计不能模式化,能化平庸为神奇,立意新颖,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特别要注意整合有自己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使课堂教学新颖独特,别具一格,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流连忘返于课堂上。

  二、树立创新的学生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灵魂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应该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创新,在思考问题时,把思路指向新的方向、新的领域,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不迷信原有的传统观点和经典信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不因为某个学生的提问古怪而批评他,也不因为某个学生的发言不准确、不清楚而指责他,而是微笑面对学生,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久而久之,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以更好的心态对待学习,更加自信地走向成功。

  三、树立创新的教师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是传统的教师定位,在现在仍不过时。但传统的课教学基本上是“满堂灌”。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像现象上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缺陷。

  教师应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如此才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一,要好学不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思想课教师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而且要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更应潜心领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努力做到业务精湛、知识面广、文化积淀丰厚,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二,要更新知识结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思想课教师应该不断吸纳新知识、新信息,完善知识结构,建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能满足学生求知要求的新的知识结构。第三,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问题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教师应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探究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并关注学科最新学术动态,及时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

  四、树立创新的教育评价机制

  在网络背景下,学生对信息的阅读、选择、处理,使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客观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在于促进创新精神的自我成长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学必须改变以记忆程度为指标的评价原则,充分培养学生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等认知能力,培养他们对各种信息正确判断、选择、理解及应用信息创造新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能力。

  在思想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地成立一些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大胆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从而使思想课程成为学生长知识、长见识、长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好课程。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是课程的灵魂,实践是课程的关键。思想课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改革者的行列,思想课教学一定会迎来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