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谈中国诗》关键句品赏之二

2019-10-22 13:59:54

  作者:霍军

  首段里,引导学生注意了这样的句子:“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绝不会发生这个问题。”还有:“他不能对本国诗尽职。”

  这些句子都是很肯定的否定——绝不,不能。问:为什么?

  学生:他的意思是不能做概论。

  看,完全不得要领!学生读书不细,不如说还没进入状态。需要慢慢来啊。

  我:这一段先提出问题:“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然后如何回答?

  学生要先弄明白后面的句子的含义:“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个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

  这样,再问:上面举出的句子中,“这个问题”的所指是什么?

  学生明白了:他的意思是,没有对外国诗的了解,就不可能得出关于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还有学生叫道:他后面说“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意思就是不读外国诗,没办法得出关于中国诗的基本印象!

  我:不识庐山真面目——

  学生: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那么,引用勃莱克的“做概论就是傻瓜”,是在批评何人?

  学生再浏览,明白了:那是在说研究本国诗不必做概论。

  我:好,你能说说他说的研究本国诗的方法吗?举个例子?

  学生:比如我们说唐诗,就会说“边塞诗”,或者“田园诗派”,比如孟浩然、王维就是……

  还有学生也喊出来:研究宋词就说“婉约派”,“豪放派”,等等。

  我:对呀,研究明代散文,会说“公安派”。要么,还会说各个朝代。

  闹懂这一点,看得出学生都有欢悦之色——钱钟书并不容易懂,而通过细品理解了,一下联想到很多,当然很愉悦。阅读时适当联想生发,是很好的理解方法。这是将自己已有的经验与作者进行交换。学生进行这样的交流后,才会对眼前的内容更感兴趣,进而也有了理解的自信。

  有了这个基础,然后,让学生自己寻找第二段中作者“富有意蕴”的表达。再读两分钟。

  二

  第一个同学找见的是:“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不明白。

  让他自己找另一个同学帮他,那同学说:他后面谈了中国绘画也是这样。

  显然,他也含含糊糊。其他同学没有反应。

  我:他提到了印象派,后印象派,什么意思?

  学生其实也没有好好儿读注释。这才读,说:十九世纪在法国流行的一个绘画流派。

  我:十九世纪才流行,中国何时有的?

  她一下明白了:这儿的意思是,中国人不像西方人绘画,先写实,再发展到印象派,而是一下子进入印象派。然后就发展不了了。

  我:还有哲学呢?

  学生:这儿是拿哲学跟绘画与诗歌类比,说明中国文化的早熟特征。

  我再细一点:为何提黑格尔?

  学生:黑格尔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连他都佩服中国辩证法的早熟,这样证明更有力量。

  再问:那好了,后边关于“中国人心地里没有地心引力这回事”那句话,说的是何意思?

  学生这就跟上了:那是开玩笑,比方中国人就像不受地心引力一样搞文化不受西方规律的限制,一开始就达到很高级的阶段,诗歌,哲学,绘画,全这样。

  真好!学生一投入,就可以领悟得更精深。

  我:还有个《百喻经》的故事呢?

  学生:他一口气举出好几个,很有趣味,都是比方中国文化的早熟特征。

  我:可他还说了“这是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为什么“流毒无穷”?

  学生:说明不好……

  我:如何不好?(看他们不解)往前翻翻书?

  一翻,找见了:早衰,肯定不好。而且,不光诗歌,绘画哲学也这样,在很多文化领域都这样,所以“流毒无穷”。

  另一个学生找见的更关键:“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我:钱先生是不是在批评中国文化?》

  学生:也是赞扬,也有批评。

  我乘机插一句:对呀,这就是比较文学的立场,这就是他的文化胸怀。既看到我们文化的了不起,也明白它的问题,并能进行客观表述。你们谁能举出类似的例子,说说这种“早熟再腐化的”特点?

  这是需要他们生发联想的地方。有联想了,把自己的相关知识带进来,阅读理解才更有内涵。

  学生:比如中国很早就制造了候风地动仪,可是以后就再也没有那样的发明了。

  学生:比如《周易》,里边都包含二进制了,可我们后来没有研究出来计算机。

  学生:比如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算法,同样的算法比欧洲人早了一千年不止,可是后来咱们的数学就……

  我:比如你们学的几何代数……

  有同学叫出来:比如解析几何!后来都是西方人的成果,咱们对数学没有太大贡献。

  看看,这儿的联想来得就丰富多了。思路一打开,联想纷纷来。更多的同学就会跃跃欲试,想要表达自己想到的。

  我:看看,钱钟书先生谈的是是中国诗歌,却能够站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来论证。他既不是妄自菲薄,更没有妄自尊大。他客观冷静,幽默达观,讲得轻松自如,却又准确理性。比较文学,就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开放的文化胸怀。要明白自己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毫不留情批判它的弱点。这才是有民族自信的表现。

  三

  第三段,问题越提越能抓住核心。

  学生:我找到的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为什么呢?

  我:是啊,为什么呢?

  大家都笑了:老师给我们设陷阱呢!

  其乐也融融!这样的交融会引出思考的兴奋感觉。

  学生还说不清楚。那就引导:鞋子比喻什么?脚比喻什么?

  比喻的本体一找到,问题就明朗了。

  学生:他是说中国诗歌形式短小,不光是格律带来的,也说明中国诗人要表达的内容让中国诗显得简短。中国是的内容也限制了中国诗的格律。

  那就深化:什么样的内容呢?

  学生找一找,范闲这一段最后的话:从“易见”里望见“无垠”。

  我:对,正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中国诗人才采用了简短的形式。这其实是在说明中国诗歌的一个特征嘛……

  学生:中国诗歌因为要表达悠远意境而显得简短了。

  我:对,这可不是简单说中国诗就是短。而是要从“易见”里望见“无垠”呀。是内容决定了形式。

  学生在这一段没有发现更多句子。

  我就举出来了:“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有什么可惜的?为什么?

  前面钱钟书先生引用美国爱伦·坡的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然后,突然来这么一句。这个小幽默很冷隽,学生还是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我来讲吧:他是可惜爱伦·坡不懂中文就没读中国诗,因此不知道……

  学生纷纷:不知道原来中国诗就是他最喜欢的短诗!要是他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诗正好是他理想的样子,他会非常高兴的。钱钟书在替他惋惜。

  我笑了:也是在……

  学生:夸赞中国诗简短。中国诗正好符合爱伦·坡的定义。

  我:中文原来是世界上最适宜写诗的语言!他这儿是在夸咱们的诗最像诗。评价非常高了,可是,一点不外露,很含蓄,很谦虚的样子,只表示惋惜,可是……

  学生:很骄傲,很自豪!彬彬有礼,不露声色。

  我:对,这是为自己民族的诗歌瑰宝由衷地骄傲。可是,很矜持,含而不露,正好符合他自己分析的从“易见”里望见“无垠”的标准。这是学者的风范,更是钱先生作为文学大师的气度。这个傲劲儿,是傲气吗.?

  学生:是傲骨!

  我:对,这是在骨子里的骄傲,而不是外在的张扬。典型的君子风度。站在给外国人讲课的场合,他那是一定充满了对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学生很安静,眼睛很明亮。我看得见。我很满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