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9-08-24 15:23:41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从中可见,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应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调动情感功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功能;努力实现情知交融,升华情感功能。整个教学活动趋于“和谐”、“情感与知识交融”,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心理学家贝额和科温的研究证明:“愉快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对学习有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适合认知加工。而在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下,情绪的作用表现为干扰,破坏认知活动的进行。”但是,很多中学语文教师由于忽视了这一点,一堂课下来,面无表情,话语不停,絮絮叨叨,犹如漫墙刷浆,重复罗嗦。台下的学生只能机械地被动地耳闻目睹,疲于笔记,反应不灵活,感情如白开水一样平淡,索然乏味。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是很关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包括爱好、快乐、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有激情、心境、热情三种方式。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讲,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把一堂课当作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能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领悟真谛,陶冶情操,培养语文能力。这样授课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品,同时还需要具备一种特殊的素质,即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火一样的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请记住: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学习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大星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们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大星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这颗大星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里面像儿童对待我们那样,把无限的信任同样也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谐。”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全身心的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基础,使情感成为教和学的联系纽带,在生活和学习中入手,培养情感。
  
  教师在生活中关爱学生,给学生以无形的温暖,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沟通彼此的心灵,只有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学生才会喜其人,信其言,爱其文,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学生对教师充满抵触情绪,二者无法交流,也就无法实施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可见,平时的生活中,也应注意师生的情感培养与沟通。列宁指出“没有人们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头脑装到另一个人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文章如酒。酒能深入人心的肌体和血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善、美,文中奔涌着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就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下编辑的课本,收集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娴雅精致、脍炙人口,饱含人类的深厚情感,融真善美于一体,从各个方面表现人们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挖掘钻研教材,挖掘全面的情感因素,把积累的情感和知识内容的传播结合于一体。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调动情感,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语文教师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例如,在导入《虞美人》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江水图、废都金陵图、春花秋月图等,同时配以以下文字“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这样学生通过视听多种感官很快就融入到一种凄凉悲伤的氛围之中,这种情感氛围有助于对诗词情感的把握理解。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清文并茂,充分展示文字艺术的魅力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在情感上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其中,从而揭示情景中的寓意。
  
  “神与物游,心与理合”,学生入情入境,丰富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才能实现与作品的充分融合,才能走进作品,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而这离不开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想象与联想是情感的伴侣,只有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才能达到腾飞的境界,推动情感发展。在情感陶冶过程中,学生作为有意识的人,愿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在积极主动地随客体制约的同时,并突破这些制约,并根据自身的信息储备,对作品中的空白处,通过联系和想象,进行填补和接连,充分地领悟和理解作品的丰富内容,深刻地体验其内在情感。没有想象和联想,李白不可能有“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的梦境,我们也不可能理解与欣赏他的傲骨雄风;没有想象和联想,王维不可能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佳境,我们也不可能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趣,没有想象和联想,就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惆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没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之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概。也没有“荷塘月色”的静美淡雅;“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我们应该从积极的情感出发,抓住作品中蕴藏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调动情感,深入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意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激情与传情,这有助于对学生的情感激发与渲染。教学语言应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比如在朗诵《致橡树》时,应该由低沉缓慢逐渐变为高昂激越,读出心中的自豪之气。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采用低沉、缓慢的朗读能渲染出一种不满黑暗现实,却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彷徨之情。这样就能准确地把课文中的“淡淡哀愁”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更能准确地理解课文。
  
  积极的情感是照亮学生全面发展的光源,而语文是充满情感的沃土,只有师生心心相印,情感相融,才能真正感受语文的魅力,陶冶情操。(来源: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