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游山西卧虎山下话义冢

2019-12-10 18:18:02

晋祠镇赤桥村之西的卧虎山下,原有一座“义冢”,曾经有过一段令今人难以置信的往事。
  
  清代后期,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人走投无路,背井离乡。当时来赤桥村流浪乞讨的人尤其多,不但有本地贫民,外来人员也不少。
  
  赤桥村是个很古老的村庄。春秋末期,豫让为报答晋卿智伯把自己当“国士”看待之恩,在智伯被杀后为主报仇,在此处行刺赵襄子未果,血染桥红因而得名。该村民风古朴仁厚,“怜贫恤苦”,不但不欺负乞丐,还因为大部分人家从事造“草纸”行业,经济上比较宽裕一点,对乞丐一般都要施舍接济。乞丐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造草纸需要把原料稻草、麦秸蒸“熟”,所以村里到处都安着大铁锅,铁锅下燃着大火,火下是一个高宽约各2米,深度约4米,用以盛放炉渣的炉坑,俗称“锅圪斗”。那些乞丐天暖时还好说,能在屋檐下、古庙里栖身,每到冬季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乞丐们无处安身,就钻进锅圪斗里取暖过冬。
  
  这就带来了一个严重问题,这些饥寒交迫又年老多病的人,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死去。还有那锅圪斗没有门窗,有的人就用稻草堵住口子,铺点稻草在里面睡觉,甚至有被掉下来的火星燃着稻草后活活烧死的。每死一人,村里就禀报官府,官府验尸确认后就让村人处理。村人觉得这些人很可怜,既不知是何方人氏,又没有家属,只好找地方掩埋。一开始还用个薄木棺材,后来死得人多了,薄木棺材也负担不起,就用苇席片卷起埋葬。官府也给赤桥村放了话:“倘有病毙乞丐,不论本乡异域,悉准收埋,无需上报”。连经官府验尸这道手续也免了。
  
  日子久了,村人觉得这乱埋也不是个办法。道光十四年(1834),赤桥村的父老们开了个会,计划把村西卧虎山麓青石沟南侧的一片土地设为“义冢”,专门用来掩埋死去的乞丐。村人把这个想法汇报到县衙,一位姓周的县令对此举大为赞扬,称为“仁心义举,殊堪嘉尚”。周县令还赏钱“四千文”,又布施“捌拾玖仟陆佰捌拾文”,并批准义冢占地一亩。为此,村人专门刻了一块《赤桥村创置义冢碑记》,立于古刹兰若寺中,以记其事。
  
  此后的事情出乎好心村民的意料,当初的计划太保守了,一亩地的义冢,没几年就埋满了无主贫民的尸骸,只好再扩大。特别是光绪三年(1877),天下大旱,赤地千里,“人相食,饿死者遍野塞途”。好几年人们都在贫困线上挣扎。大清朝每况愈下,显露出日薄西山、气数已尽的光景。进入民国以后,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流浪乞讨人员有增无减。虽然赤桥村在光绪年间也饿死过人,到了民国时日子也不好过,但相对来说仍是背景离乡的人向往的“好地方”。至今80来岁的老年人还记得,日本侵略者占领期间的民国三十二年(1943),在该村冻饿而死的乞丐就达230多名。
  
  总之,从1834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110余年间,义冢已扩张为4亩多地。当然这一景象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大搞园田化建设,义冢也被平整后恢复为耕地。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20101213;本文作者:李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