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懂——不懂——懂”的过程中品出语文味

2019-11-27 11:14:49

【中国教师报】编者按:本版在今年4月8日刊发了三篇“如何上出语文味”的主题讨论文章后,很多语文老师纷纷来稿,就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本期刊发其中的三篇优秀稿件,以飨读者。

 在“懂——不懂——懂”的过程中品出语文味

学生之所以不能走近语文,跟他们自以为“读懂了”的自满情绪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启发学生从“懂”到“不懂”,让他们大吃一惊,急起直追,争取真“懂”。只有这样,在“懂——不懂——懂”的循环往复中,学生对语文的认识才能螺旋上升,逐步品出语文味。

  这里举出十个例子,加以说明。

  一是不懂历史常识。大家可能不会忽视《孔乙己》中“排出九文大钱”的“排”这个动作既显示了对人家的取笑不屑置辩的经济实力,又掩盖了这笔钱的不光彩的来历。但是,如果不懂得“大钱”是比一般铜钱大,作为货币的价值比较高的本义,便不会品味出这个动作的有恃无恐、自炫其能的神韵了。

  二是不懂选择义项。《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颇”,大家习惯于解释“很”。但根据全文所反映的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来看,根据一个学者的气质和修养来看,却以取另一个义项“稍微”为好。

  三是不懂标点符号。《为了忘记的记念》中鲁迅先是“疑心”冯铿有点罗曼谛克,急于事功;又是疑心柔石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冯铿的。三是疑心他自己,也许是柔石的这个打算正中了自己偷懒的伤疤,便迁怒于冯铿。这里三个“疑心”之间,一般可用两个分号。这里却一二之间用分号,一二与三之间用句号,意在用第三个“疑心”否定前面两个“疑心”的内容,突出责已扬人的原委。如果不知所以,当然自感无味了,也就无所长进了。

  四是不懂精练含蓄。《藤野先生》第一句便有一个“也”字:“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说明在东京之前,即作者曾经求学的南京一定“无非是这样”,因而使作者失望,想不到寄予希望的东京又是如此,就产生了“到别的地方去看看”的想法,这便是得以拜识藤野先生的原由。因此,这样开头就间接地写了藤野先生是作者一再失望中的希望所在。“也”字含蓄着深意啊!

  五是不懂造句过程。贾祖璋在《南州六月荔枝丹》中指出,福州——成都一线是荔枝生产的北限,要把北限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这句话看似好读,品味出造句过程就难了:先是“可能”,再是“不是不可能”,接着是“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还要加以模糊——“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而且要把两度限制了的,并且模糊了的可能性推到遥远的“将来”。总之,只有将来才有一丝可能。作者认为只有这样表达才是科学的。你看,一个科学家的思维就是如此缜密。不深入造句过程,我们怎能有动于衷!

  六是不懂思想容量。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为什么用“不久”而不是“立即”呢?这是因为马克思生前对革命领导作用和对社会科学的理论创建的划时代的指南意义影响深远,超越时空,用了“立即”,看似感情强烈,实则不符实际;但是,由于马克思的作用无可企及,无可取代,当新情况发生,大家商讨暂时无策时,就会感觉到这无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如果说“永远感觉不到”,也是不符实际的。由此可见“不久”一词的重要意义和它的质朴隽永。

  七是不懂理性抽象。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说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里用比喻、排比和对比来具体说明故都之秋的特点:不是黄酒,而是白干——浓烈;不是稀饭,而是馍馍——敦实;不是鲈鱼,而是大蟹——(鲜味)深长;不是黄犬(走一段路,撒一泡尿,如此轻佻),而是骆驼(一步一个脚印)——厚重。只有经过“形象则抽象之”的思考过程,才能理解“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中的“底”,就是四个特点的综合。

  八是不懂人物心理。百宝钥匙对于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是须臾不能离身的命根子,而他早年却“无意”中带在身边。这使我们备感惊奇:守财奴怎么会毫不经心着意于钥匙的有无呢?接着顿感异样:守财奴而能使人觉得他无意于钥匙的在与不在,一定与众不同。最后豁然分晓:守财奴在无意之中带走钥匙,完全靠几十年来有心守财的工夫。这是“有心”的“无意”,如果我们对它也毫不注意,多么可惜啊!而到了风烛残年,他要亲眼看到女儿把密室打开,把一袋袋钱堆好,把门关严,把钥匙交给他,然后,他却“藏在背心袋里不时用手摸一下”。为什么有这个变化呢?因为他已从强势的早年变成弱势的晚年了,虽然守财的本性不变,心理优势却每况愈下了。

  九是不懂逻辑推理。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而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那么,鲁迅的喊声到底是怎样的呢?这里实际上是一个选言推理的过程。喊声的或勇猛或悲哀或可憎或可笑,是大前提;听从不主张消极的将令的话,实际上是小前提,即非悲哀非可憎非可笑;这样,便得出结论——喊声一定是勇猛的。鲁迅说的“不暇顾及”于喊声如何,其实是专心致志于听从将令的自谦之说。

  十是不懂辩证思考。于是之在《幼学纪事》一文中,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总结出“全靠我幸运地遇到了校内外的许多良师益友”这个原因,比如:四合院里的老郝叔要他写契约,锻炼了他的文笔;美术老师卫天霖在他背后看着他绿得一塌糊涂的写生画扑哧一笑,经久难忘;朋友帮忙,到辅仁大学去旁听,厚着脸皮专找逃课生的空位坐;到法语补习夜校上课,来去路上背单词,成绩好,得到校方资助。如果我们根据这些记叙,回答他成长的原因同样是“全靠”良师益友的帮助,那么,可以说,我们简直没有读懂文章。因为,作者把良师益友说成是“全靠”的因素,是完全可以、十分应该的。但是,在这里,作者可以说的,我们却不可以说,甚至完全不应该说。因为这一点毕竟只是外因——成长的条件,作者一定会有他自己的内因——成长的根据。所以,我们要在作者记述的字里行间品读出这个内因来——从老郝叔那边“读”出于是之的“好学”,从卫老师那边“读”出于是之的“深思”,从法语夜校那里“读”出于是之的“惜时”。在这里,一个“全靠”竟会引起学习方法的改变,乃是因为落实语言文字并且推进思维活动的结果。

  上面十点,是学生表面的“懂”所掩盖着的事实真相,我们应该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加以积极引导;同时,上面十点,揭露“不懂”,纠正偏向,推敲语言,深入诱导,学生是不会不积极思考,发生兴趣,乃至刻苦钻研,举一反三的。这样,我们的现代文教学就会有起色,我们的教学改革就会有希望!(作者单位系上海复旦大学附中 张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