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扣掉分数以后

2019-11-10 20:45:03

案例
  
  上学期期末,班上学生参加了县上的抽测考试。几天后,成绩下来了。来问分数的同学络绎不绝,我回答完这个又回答那个,应接不暇。
  
  于是,我想了个解脱自己的好主意——把成绩单贴在临街的校门口。
  
  很快,同学们团团围住了成绩榜,搜寻着自己的分数。
  
  正当我为自己的得意之作高兴时,突然发现成绩单被学生们抠了好几个洞,有洞处正好是几个学困生的成绩。第二天,又有几个学生的成绩被抠掉了,这其中还包括两个优等生。第三天,成绩单被抠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了。
  
  原因
  
  学生为何要抠掉分数?调查出的理由如下:
  
  我成绩虽差,但不想在大街上丢人现眼,不想让大家瞧不起我、嘲笑我。
  
  如果大家都知道我是学困生,我就没面子了,而且连爸妈也没面子。到那时,我就一点自尊也没有了。
  
  我比优等生少不了几分,但排名就*后了,何必在那儿当绿叶呢?
  
  我不抠,同学们会说我在那里炫耀自己。再说,我下次也不敢保证考这么高的分。
  
  反思
  
  我把成绩单贴在校门口,本想给学生们提供方便,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给他们带来了伤害。从同学们的真心话中可以看出,分数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在倡导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多老师都没有像以前那样视分数为金子了,为何学生还视之为命根?
  
  仔细回顾自己的工作,我发现责任不在学生,而在老师。
  
  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对高分学生赞赏有加,对低分学生冷眼相待(或许你没有感觉到)。学生也很容易从我们的脸色中读出老师对高分学生的青睐,对低分学生的冷漠。
  
  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分数是讨得老师喜欢与否的一根标尺。谁都想当考高分的好学生,可是很遗憾,这方面的好学生永远只有部分人才当得成,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而且,当分数一“晾晒”,学生的其他特长、爱好就都“不见了”,能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分数。学生此时也顾不上关心什么特长、爱好了,他们所关心的,就是怎样提高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
  
  当分数少得“无颜见江东父老”时,这些幼稚的未成年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那一点自尊,便掩耳盗铃般地抠掉了分数。
  
  或许,我们还徘徊在十字路口,一方面想在具有生命力的新课程改革中一展身手,一方面还回味着我们熟悉的、令我们无数次喜怒哀乐的应试教育;或许,我们口头上在响应着改革,但心里还是希望学生个个考高分,还在计较学生之间那一两分的差距;或许,我们还没有彻底摆脱把分数当作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没有放开手脚来抓素质教育,没有把精力集中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上。
  
  我们该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