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找到教学“平衡点”

2019-11-10 13:57:08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在新课程教师培训中,也特别强调“自修——反思”的校本培训方式,让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具体来说,教学反思应该包括4个部分。

  一思:教材重点难点。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与前面的知识有怎样的联系、与后面的知识又有怎样的关系?教学难点难在哪?是难在所要学的知识比较抽象,还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的数学课时,笔者作了这样的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整数到分数的过渡,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认识几分之一”是进一步学习“几分之几”及分数的其他知识的基础。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尚无基础,学习起来自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平均分”、“几分之一”的含义,初步渗透单位“1”的认识。教学的难点是正确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从而对教材有较准确的把握。

  二思:已有实践经验。在对教材有较准确的把握后,教者应思考自己、他人已有的实践经验,即自己在以往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是怎样组织教学活动的,有哪些成功和不足之处,需要怎样改进;别人在执教这节课时有哪些精彩之处,哪些方法可以直接借用,哪些方法需改进……从而,逐步筛选出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同样是讲授“认识几分之一”,特级教师吴正宪从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单刀直入:“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苹果呢?”“啪、啪。”学生用两下整齐的掌声回答了问题。“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啪”。吴老师不紧不慢地说:“只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个?”同学们面面相觑。突然,有个学生用右手指尖在左手掌心点了一下,表示“半个”。还有的同学两手心相对但并不合上,表示“半个”。吴老师继续说:“对,半个,谁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黑板上表示出半个?”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有的同学画图、写汉字,也有同学写2/1、l/2。接着,吴老师请这些同学一一介绍自己的方法,逐步引出二分之一,后面的教学活动自然是水到渠成。三思:教学实施方案。在分析了教材,思考了自己、他人已有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便可撰写教学方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我通过分析、思考,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案。

  最后是方案实施情况。在每一节课教学之后,教者都应认真反思教学方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如何,哪些地方处理得较好,哪些地方需进一步改进……教师在反思教学方案实施情况之后,还应反思这样评价、改进的理论依据,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逐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是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少提示,多让学生探索、交流,即便说错了也无妨,某种程度上“错误”也是资源,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万事万物只有在平衡状态下,才能呈良性发展的态势。我们在生活中往常看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 ”的影子,这是人们在生活中寻求心理上平衡的真实写照,这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在教师教学中,教学平衡,是指两个最活跃因素学生、教师在教与学中良性互动状态。当代社会独生子女综合症日益突显,孤僻、自私、自傲、任性、娇气、意志脆弱、情感冷漠、唯我独尊等人格等不健全的毛病,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很难找到教学平衡点,以致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俗语“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紧张师生关系以损害了课堂质量为代价。因此教师找到教学平衡点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意义重大。

  学生对教师的看法,我认为影响教学平衡的关键性要素,加之学生对教师的看法“传染性”较强,因此关注学生对你的看法是维系教学是否平衡的关键。如何让自己教学在平衡点上或平衡点左右进行呢?我们不妨在以下几个方面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别“为难”后进生。

  后进生在当今学校尤其是象我们这样农村初级中学,队伍“庞大”(也许不够恰当),有的是思想上后进,有的是学习上后进,有的在体质上后进,有的是语言上后进,有的是劳动上的后进--------对于这种在家被爷奶甚至爸妈宠爱的儿童在校某方面后进是情理之中的事,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才使班级“丰富多彩”。而这些人往往都会被老师推到自己对立面,因此这些学生在于自己弱项工作时总是比别人慢许多,他们遇到困难比我们相像要多许多,尤其是学习上后进生。教师更应该精心“呵护,”让他们“摘”能够摘到“桃子”。改变老师对他们学习成就的看法,让他们学习的有自尊,这样你就理顺了与后进生关系也就找到了与后进生教与学平衡点,工作会顺心很多。

  二:让更多人体验到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路径。”的确,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害怕失败。成功的体验尤如兴奋剂,激发强者乃至弱者向上攀登的勇气与力量。

  做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分层推进,由浅入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学生与教师一起攻克学习难关,磨练学习的意志品质。这样你的教学也就走上了良性互动的轨道—平衡稳定,学生发展。

  三、让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

  教师应该不断的给自己“留作业”:留“学习”作业、反思作业、研究学生作业、学习身边榜样的作业等。让自己在作业中更快的成长起来。一个知识匮乏照本宣科的教师,上课不可能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据专家教授们说:“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要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突破口在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浓厚的功底,,上课才能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因你而动,随你而学。学生被你的才华“折服”,你的教学也就朝着趋于平衡的方向发展。

  四、让我们学会对学生宽容

  错误与生俱来,有人说:“不犯错误的人不是人”。何况是十几岁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未形成的孩子呢?有时教师经常对学生犯错误大发雷霆,你的怒吼,使学生疏远了你,学校本来就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因此教师的先有宽容,建立宽容基础上的教育往往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一个始终对学生犯错毫不宽容的教师,是不能也不会与学生站在一起的,这样的教师是很难搞好自己的教学的。

  五、让我们畅通与学生沟通的渠道

  与学生平等的沟通是走进学生的心灵的必经之路。是学生与教师同行的 “磁石”。在与人沟通如此便捷的大环境,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渠道也多了许多:作业批语,与学生在课余时间随聊,写知心语等,但我认为与学生QQ交流也许是一种学生更乐于沟通的方式。我经常与学生在QQ中聊天,学生一般什么情况都愿意和你说,有时和学生聊的好知心。甚至有学生说:“我的老师都像你这样就好了。”聊过天的学生中好象和你亲近了许多。教学趋于平衡的可能性更大。

  在教学中达到教学平衡点也许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我只是略谈了一点我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