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课“质点、位移”听课随想

2019-11-22 20:55:25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之前有一段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我抓紧听了两节课。其中第一节课是高一物理新教材第一章第一课“质点、位移”。老师通过延安高架的一幅夜景图片引入新课,然后介绍了机械运动、参照物、质点、位移和路程、矢量和标量等相关知识。整节课没有科学性的问题,该讲的地方也都讲到了,但我觉得还有一些问题可以进一步研讨和深入的思考。我和备课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有四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1.教材内容如何取舍

  是不是教材上出现的内容都要作为教学的要素加以呈现?这个问题需要老师们进一步思考。我在听课的过程中,有一个直接的感受,就是老师对“延安高架夜景图”的相关问题分析了“半天”,占用了很长一段教学时间,但是这样的分析和后面的教学没有任何的衔接和帮助。尽管在市区提供的备课资料和多媒体素材中,不少教案都对此进行了分析,但联系自己的教学,我们应该想想,这样的引入新课有没有意义?我们应该是自己首先形成一个教学的思路和流程之后才去选择课程需要的素材,还是根据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限定自己的教学行为?我的观点应该是前者!

  我始终认为,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教学的素材,要变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一定要经过自己的重新加工和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己对物理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千万不能“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

  2.教知识还是教思维方法?

  老师虽然将上述的几个知识点讲到了,但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说清楚,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老师所讲的几个知识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这实际上就是要回答,你这节课是要告诉学生物理学科有几个知识点,还是要通过教学,向学生揭示教学内容的背后隐含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知道我们的前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认识和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的。

  如果我来上这节课,我会这样设计:首先列举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示例(可以老师列举,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列举),分析归纳出这些运动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都涉及到两个物体,都是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从而给出“机械运动”的概念: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这样引出机械运动的概念,比书上的那幅图片信息量要大的多,更为重要的是,它揭示了我们认识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或者实验,从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提炼出一些共性的特征来,然后抽象得出物理概念。这样的一个基本 方法是老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的。

  给出了“机械运动”的概念之后,后续的教学就要紧紧围绕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展开:“一个物体”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研究对象”,那么一个物体在不同的运动情景下,对它自身的形状和尺寸的关注是否都是一样的呢?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引出一些运动的事例——最好是刚开始时列举的事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质点”这一概念。这样学生就会清楚,“质点”这一概念是为了简化研究对象而进行的理想化的处理。“另一个物体”是什么?实际上就是研究运动所选取的“参照物”,这样自然就将“参照物”的概念引了出来,学生也能理解为什么在研究运动的时候,要强调“参照物”。“位置”指的是什么?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在确定“参照物”的基础上,要定量研究运动,需要建立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可以是一维的,可以是二维的,当然也可以是三维的,物体在确定好的坐标系下的坐标,就是物体的“位置”。这个问题讲清楚了,“位置变化”就不难理解了,学生们在初中就有这样的数学基础,老师关键就是要他们把数学知识和物理概念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学生很自然就会发现一个问题:物体位置的变化和它运动的路程经常是不一致的,这就自然印出了位移的概念,以及有关位移和路程的概念辨析问题。要通过辨析,使学生理解,位移这个概念比路程更能揭示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本质,我们对运动的认识又有了深化。

  这样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机械运动”这个概念,从概念引入过程的物理思维方法,到概念理解过程中的深度挖掘,着力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要比将五个概念平摊开来逐一讲解,更容易使学生理解物理的本质。我们常说,知识点是一粒粒的珍珠,教师的作用,是通过一条丝线,将它们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思维的线索和链条,在这里,“机械运动”就是那条丝线。

  3.PPT课件的使用

  我在给高一年级教师的建议中,就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看来老师们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有两个问题需要老师们注意:第一,什么样的内容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如果仅仅是为了节约板书的时间,我觉得这样的多媒体素材大可不必使用。我认为,当我们需要一些精美的图片,需要从中了解所要研究的事物的细节时,当我们需要展示一些动态变化的过程时,当我们上练习课需要节约习题抄写的时间时,……多媒体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仅仅是将课本上的话和练习照搬到PPT中,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浪费了电,增加了机器的损耗。

  第二,一片一片的多媒体,一节课用多少片为好?我自己上课的经验是,物理课堂,一节课超过8片的时候,教师教起来会比较吃力,有赶进度的感觉,学生学起来也应接不暇,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我今天就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活动,已经发现有学生跟不上老师点击的情况,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的。

  4.学生活动

  “二期课改”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怎样成为学习的主人?至少你要让学生告诉我们他哪些地方是知道的,哪些地方不清楚。学生自己完全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如果包办代替了,学生就不会动脑筋,长此以往,他就会越来越懒惰,等待着你去讲给他听。

  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看,教师的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师要理解学生学习的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水平,就是学生不用老师的帮助,就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水平;另一个是潜在水平,就是学生必须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老师巧妙搭建的“脚手架”,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如果你的教学处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还在那里“穷讲”,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因为这样的任务,学生自己可以独立完成,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将学习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如果你的教学高出学生的“潜在水平”,你就是在课堂上讲的筋疲力尽,学生也不能理解。在“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内实施教学,是最有意义的教学,就是这样,也要设法给学生们铺设台阶,让他们自己通过一个个的思考的分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反对为了应付检查而硬性规定学生把身体扭过来,进行的所谓小组讨论式的“学生活动”,但我更反对教师上课一言堂,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来源:pplong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