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爬的月台有多高

2019-12-01 14:10:29

作者:赵福楼
  
  朱自清的《背影》是名篇,也是语文教学常用来作为示范的课文。我讲过多次。
  
  最近的一次是在保定学院的国培班上。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在于在传统的中国家庭,父亲承担着养育和支撑的责任。他是一个拉车的老牛形象,即使负重超出了他的承受力,他也绝不退缩。这是无关道德的。即使在朱自清的家庭,“我”对于这个父亲在很多时候是不赞成的,他们父子关系在较长时间未必是好的。可是,这不影响父亲永远需要承担的一个责任,即为这个家庭的成员提供生活的荫护。这是天赋的东西。这个负重的形象借助于他为儿子爬过月台而去买橘子的背影而呈现出来。所以,这个地方是课文阅读的动情点,自然也是教学中需要着力分析和揣摩的。
  
  最初给我教学启发的是陈仲樑先生,他原本是上海教研室副主任,现在作古。我听过他讲《背影》。他用情境模拟的办法,要学生把课桌视为月台,体会逾越的方式。在字眼玩味中,认识到月台之高,与父亲体型之臃肿,他要逾越这道屏障是非常困难的。我在那个教学场景里,第一次被那个别人的父亲所感动。
  
  之后多次教学《背影》,也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当时父亲手脚动作,与其内心原生的父爱之间的关联。在文本的情境里,父亲是两手攀,什么是攀呢?手的位置需要高过头,举起来,抓住边沿,这才是攀的本意。在生活里我们爬山的时候,过危险的小径,需要用攀的动作。这个字眼,显示出当时月台之高,是高过父亲头顶的。若在两手攀的时候,身子会吊在上面。身体重量完全加在手上,甚至是指头上,此时两手的用力是不平衡的。一般人,右手是强势,所以这里用力强,身子就会左倾。因为是吊着身子,所以才会出现脚微缩的状态。此种艰难在亲人眼里是会引发痛楚感觉的。
  
  课后,许建中老师与另外一位年轻教师送我。在车上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当时,那种老式月台一般多高?我们没有见过。这个问题值得关注。也许在文本鉴赏中,我的教学与现实是具有偏离的。为此,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有一种说法,一般月台是指与火车平齐,为旅客登车提供方面的高台。它的高度一般在一米五左右,也因地形差异有更高的月台,大约在一米八左右。还有说,过地道的穿行月台有的高达两米。而朱自清的父亲身高是一米六八。一般举手高度要超过两米。以其身高和体重,在加上本人是个小官僚,体格也不够强壮,要爬上近乎两米的高度,无疑是非常吃力的。
  
  在教学中我也忽视了一点:真实的月台也许与文本里的描写有高度上的落差。文学本来带有夸张的特点,作者未必去精确测量这个高度,认识这个困难的程度。他依靠的视觉判断,直觉认识这是父亲难于逾越的障碍。在分析文本的时候,不能做过度阐释,尤其不能把文学当做科学,科学分析和情境估测需要适度。而且要考虑到这个视觉认识带有主观性,即作为儿子看到父亲的行动艰难时内心是感觉不忍的,他的耐受力是有限的。而且带有夸大色彩的描绘,更能体现他对于父亲的体谅和关爱。如此,认识或许贴近一点文本。
  
  文本解读中扑捉细节,而进行即时情境的复现,这是审美活动中常用的方法,在阅读引领中也被证明是有效的。可是,在处理文学和生活真实存在的时候还需看到两者之间存在差异。而或许就是在主客观上的反差,反而透露出一种心理的真实想法或情感。我们若能在如此精细化的地方做一些词语的玩味,也许就能有本事把我文字里的灵气,与作者真实思想贴近一点。
  
  《背影》教学多次,反复研读,总会发现一些在头脑里引爆火花的文字。教学阅读正如经历在文字里的行走,若可以把这些发现的东西,与学生分享,或许可以激起课堂的审美共鸣。
  
  仅就课文里父亲攀爬的月台而言,它实际的高度也许在一米余,可是在作者视觉里,以及他内心不可承受的感觉里,这个月台是父亲不可逾越的。尤其,在这一瞬间,人性焕发的人本能的东西,那份特殊的血缘,以及父子连心的情感,战胜了平日诸多成见和隔阂,作为儿子他意识到就是这个他未必喜欢和赞成的父亲,无论我怎么待他,他都会无怨无悔呵护自己,把最为艰难的家庭负担独自承受,而不忍要儿子被伤害和受一丝一毫委屈。
  
  这个父亲形象忍辱负重,对儿女倍加呵护。这也是每一个中国家庭里,尤其在社会动荡时期,普通父亲共有的特征。若说,父亲不惧攀爬月台之高,可见他爱子之切的话,作为儿子在这个背影里读懂了父亲的拳拳爱心,认知到父亲担负家庭生活这副担子的艰难,这也表明了儿子对于父爱的理解。此时此刻,父子不见,他们背面相对,可是他们的心却完全贴近了。
  
  月台很高,爱心是可以超越的。(来源:中华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