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学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下)

2019-12-06 20:10:06

对文学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下) ——学习试验修订版高中语文大纲的几点体会 华东师大 方智范

三、关于阅读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就语文课教学内容而言,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它与文学教育的关系也最为密切,所以探讨语文课中的文学教育,主要应该探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文学教育的精神以及如何采取相关的实施策略。

《大纲》中关于“阅读”的部分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对作品整体感知的问题,重视积累、培养语感的问题,加强诵读的问题等。

第一,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大纲》在“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部分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这里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学生是主体,应该是教师为主导的前提。

由于文学观念的陈旧和僵化,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讲代替学生读,学生不是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而是一个消极被动、穷于应付的接受者。我们往往对学生的阅读心理缺乏研究,甚至在教学中漠然置之,加上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应试服务,严重背离了文学阅读欣赏的基本规律,例如,在所谓客观化的试题中追求“标准答案”。阅读教学面临着一个更新观念、开扩视野的紧迫问题。

传统的阅读只注重作家—作品的知性化模式,现代的阅读理论把重心转向了作品—读者,认为阅读活动是由作家、作品、读者共同构成的“三r关系”的整体,因此,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作品意义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是阅读行为的主体,应该让学生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弃指导的作用,而是说,教师读,教师带领学生读,教师学生一起读,说到底,都是为学生自己读服务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有个人的“期待视野”,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更新知识,提高艺术修养,拓宽生活面,丰富人生体验,以使自己的期待视野的品位得到提升,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浓厚兴趣。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就要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应,珍爱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像、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甚至允许学生“突发奇想”,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批判、质疑的精神。

 

第二,对作品的阅读应以整体把握为原则。

《大纲》在关于阅读部分的要求中提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路、观点和感情。”其中“整体把握”四字是关键。

长期以来,在科学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强调知识领先,训练为主,于是产生了重思想、轻情感,重技术、轻审美,重理性、轻感受,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结果形成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文分析基本模式:概括中心思想,划分课文段落,归纳段落大意,罗列写作方法……如此等等。我们认为,文学教育是以情感性、审美性、形象性为基本特征的,而这些特征都离不开整体性,故文学教育一旦抽去了情感性、审美性、形象性,就等于否定了整体性,等于抽去了文学教育的灵魂。

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具有整体性特点。从阅读的对象看,学生面对的作品,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作品是以整体形象呈现给读者的;从阅读的动力看,阅读作品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与作品融会交流,产生共鸣;从阅读的基础看,学生在阅读中必然会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这是一种整体的主体参与。所以,文学教育必须以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包括形象和情意)为前提。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来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课文的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也就是说,作品解读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综合—分析—综合,前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出发点,后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归宿,分析则是考察作品的外形与内实、总体与局部、表象与意蕴、主观与客观是如何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这样的分析,如打一个比方,可以理解为它不是用一把刀来进行解剖,不是整体切割成若干局部,而是用x射线来对整体进行透视,了解整体是如何构成的。

《大纲》在“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部分还强调:“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这是这次大纲修订时特别强调的一个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的“阅读”部分又具体规定:“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大纲》强调“熏陶”,因为阅读是一种审美感知,其全过程贯穿着情感活动。语文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认知因素、轻情感因素的倾向。其实,语文学习根本上是情感体验式的,当它与认知学习方式相辅而行的时候,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大纲》将鉴赏活动具体落实到对作品的“感受”和“品味”,这是注意到了阅读作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学生的阅读先要将抽象的文字还原为具体感性的形象,将各自孤立的场景、人物、细节等局部,整合成有机统一的生活画面,并进而领悟形象与现实生活之间、形象与作品的含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由表及里的整体把握。这样就经历了一个感受—感染—感悟的过程。感受是伴随着情绪的感知,感染是感动性、移情性体验,感悟是在情感和理性的共同作用下所获得的价值性的启迪与领悟。

  第三,要重视积累,培养语感。

《大纲》指出,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要重视“语感的培养”。这里包含着几个意思:一是对语言的品味不能脱离作品的感性形象,它不是对词语、句子等作纯科学的语法意义上的分析而是看遣词造句在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方面起了什么作用,即重在词句的艺术审美功能,是“语言表达效果”,而非语法功能。二是语言片断不能脱离作品整体,即语言运用的具体环境。汉语作为一种非形态语言,语义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所以对词句的理解应该放在上下文中进行,而不是抽出来作孤立的分析解剖。其三,语感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依靠长期反复的阅读积累,经过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现象,才能逐渐形成语感。换句话说,语感的培养是有意积累,无意得之,须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不知不觉间实现质的飞跃,这大概就是通常所说的“感悟”了。那种排除形象和情感的,主体不积极参与其中的,机械的、惟理性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一种类同于条件反射的技术操练,语言材料不能内化,当然也谈不上积累,怎么能够真正培养起语感呢?

 第四,重视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所谈的几个问题,尤其是品味语言、重视积累、培养语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强调诵读。这次修订大纲,把诵读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不仅要求诵读,而且要求背诵。那么,诵读与我们经常讲的朗读、朗诵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

诵读,就是熟读成诵,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最终烂熟于心,不期然而然地背诵出来。诵读必以朗读为基础,即要大声读,通过对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的模仿,在身、心两方面留下痕迹,使文章词句甚至意绪从口中心中自然流出。因声求气,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这是诵读与朗读之所同;但诵读不等于朗读,它强调的是“反复”多遍,达到熟练,在多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诵读又不完全等同于朗诵,朗诵是表演给人看(听),它有较多的对技巧的自觉追求,是为了感染别人(当然前提是自己首先受感动);诵读是一种自我体验,是沉浸其中,达到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技巧相对显得次要,而感受是第一位的。著名古代教育家朱熹有两段话,说的就是诵读的要领:“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随便)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5]由反复熟读至于自然成诵,终至背出,朱自清先生称为“记诵”,他认为:“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或成学,那得下一番切实的苦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

但是,多年来,我们对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随意斥之为“复古”,弃之若弊屣,如把诵读、背诵视为“死记硬背”,认为这是过时的笨功夫,总想找到学习语文的多快好省的方法。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人们反对多记多背的,只是古代诗词和其他优秀文学作品,至于文学知识、语言知识、写作知识等,以及词语解释,学生们无不大背特背,甚至背诵所谓“优秀作文”,这大都是无用的甚至是死的知识,但因为对应试有用,广大师生就乐此不疲。所以问题不在要不要背诵,而在于背诵什么,怎么背诵。

修订《大纲》把诵读放在重要的地位,就是鉴于语文材料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必须在不断重复达到烂熟于心的过程中方能实现,因此,在《大纲》后附录了70篇古诗文背诵篇目。当然诵读的方法不仅用于古诗文。我们相信,在文学教育中,把诵读方法与感受、理解、分析、欣赏和评价结合起来,一定能够在情感熏陶、体验品味、积累素材、培养语感等方面发挥它的综合效应。

  为了在教材编写中落实加强文学教育的精神,修订《大纲》在关于“课文”的部分规定了选文的标准:“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又规定了文学作品的比例:“选文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古代作品占有适当比例,兼顾外国作品,比例一般可为5∶4∶1……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这样明确的规定,是过去的大纲所没有的,可见这次修订对文学教育重视的程度。此外,文学教育与语文的其他教学内容,如写作和口语交际,也有密切的关系;文学教育的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也必定会引起语文考试的内容和方法的变化,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加以论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