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品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

2019-10-28 20:57:26

  “逆反心理”一词在近几年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提到逆反心理,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不少例子。逆反心理,又称对抗心理和逆向心理,是指个体在接受外来的教育、规范、制约等刺激影响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与大多数人对立的、和常理相悖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较稳定的具有逆向反应性质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它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学生的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往往对思想品德课教学采取冷漠、怀疑、抵制、排斥态度。这样,不仅对教师所教的内容产生障碍意念,而且对知识的输入引起负迁移,对知识信息的反馈造成负效应,既给思想品德课教学法带来困难,又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找出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努力消除和防止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逆反心理,形成健康的人格,是贯彻落实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及新课程背景下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

  1、逆反心理的本质: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争议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各种关于逆反心理的说法中,《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基本上把它的本质属性揭示了出来,是比较规范的:“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换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而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②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③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待之,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2、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中学生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儿童生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

  ①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中学生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②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中学生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纪校规的中学生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③是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中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品德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二、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首先,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和中学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①中学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中学生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②中学时期中学生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③中学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中学生在心理学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其次,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因素还有:

  ①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中学生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②社会历史原因的影响。改革开放在给我国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人变得崇洋媚外、腐化变质,造成社会风气不正。这些都在学生思想中造成严重混乱。使得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产生不信任感和排拆感,当老师讲到某一个正面观点时,学生不仅不信,还会以个别事件、个别现象来质问和反驳教师。进而形成逆反心理。

  ③教学本身存在的缺陷。

  (1)教学内容抽象和有些内容滞后。教材内容的滞后与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知识结构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导致空洞、乏味、理论脱离实际,缺乏新鲜感,使他们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产生厌烦乃至对抗的心理。

  (2)教学观念陈旧。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中学生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接受很快。但师生观念不同步,有些教师还在用陈旧的观念去教育和要求当代的中学生,彼此缺乏同共同语言,对其出现的思想和行为,无法进行平等探讨和积极疏导,这势必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3)师生缺乏情感沟通。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的深度与逆反心理成反比。有些教师不能很好的尊重学生,对学生动辄训斥,不能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意见,有些教师自己不能以身作则,言行表里不一,导致学生厌恶老师,甚至厌恶老师所教的学科。

  (4)教师过分强调远景性目标。有些时候教师目标设置得过于高难,忽视了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违背了可接受性原则,致使一部分学生虽经努力仍看不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产生了畏难情绪和挫折心理。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导致逆反心理的形成。

  (5)教学方法包括: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情面;动骂动打,不讲师情;撵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强其调班,发难学校;弃之不管,任其东西……上述种种,直接带来的是师生的对立。

  (6)学校管理的主要失误有:尚有近三分之一的校长的首位工作是抓钱,导致德育被忽视;有一些校长不抓教学;以罚代管、以撵代管、以处分代管,这种管法虽涉及到的学生不多,但涉及到几个便有几个成。

  三、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第一、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要与时代同步。

  世界面临着两个挑战——经济挑战和技术挑战,教师面临世界新知识挑战。如果还仅凭朴素的思想感情而没有相应的专业及专业所需要的各边缘学科的知识,是不可能胜任教学的。时代迫切要求教师更新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得有新鲜水,这就需求教师教师视野开阔,思想敏捷,观念更新,不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至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的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中尊重学生。进而才会减少中学生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第二、教师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教材教法改革,增强思想教育的可接受性。

  ①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需求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如果思想品德教育没有和学生思想实际挂上钩,毫不考虑学生的需求心理,必然会产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例如,在讲《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框题时,由于此框题与学生密切相关,而且每个学生都是消费者,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想法,难于统一。单纯由老师的“言传身教”根本实现不了教学目的,最好能让学生自己去想、去“悟”。因此,我们将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入课堂。设计了“我看促销大战”这一研究课题,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然后让他们到讲台上“现身说法”,让学生自己说服学生。这些同学在讲台上讲述了他们的调查目的、经过以及调查的结果,讲得有理有据,声形并茂,博得阵阵掌声。由于是同学们自己参与的调查,而且讲述的语言也较“学生化”,交流很有亲合力。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还就“门面转让”、“赠送购物券”、“买一送一”等热门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同学们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自己“消化”了教材,这比“老师的说教好听多了!”(学生语)。

  ②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的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③开展科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按照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教育。首先应认识到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会出现五大高峰: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要高峰、创造高峰、超常行为高峰。这五大高峰反映了中学生心理上的五大特点:好胜、好奇、好变、好动、好疑。相应地会出现三大矛盾: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广阔性、灵活性与传统思维模式及正统思想的矛盾;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社会依附关系的矛盾;强烈的需要与道德、法制观念及社会物质文化条件的矛盾。只有了解了这些矛盾,善于调节和处理好这些矛盾,才有可能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④教师对教材内容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处理。如关于一些学生崇洋媚外的问题。学生说,我们和日本可以说是在同一时期、同一基础上起步的,为什么我们赶不上日本呢?这时,教师必须着重让学生明白:

  (1)中国同日本的不同国情。认为中日是在同一经济发展的起点上,是不恰当的、不全面的。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有了雄厚的工业基础。日本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份额是3.8%,经济实力超过了意大利,在主要工业指标上超过了法国,已经是一个在世界上可以称雄的工业化强国。而我们新中国的建立不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基础上的。

  (2)我们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应该与中国自身的纵向对比、同与中国国情相似的印度的横向对比、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建设速度的来对比。我们的新中国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现在正在进行改革,就是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自己。这样,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提出的问题,才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⑤教师应注重开放式教学,根绝“假大空”,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某些错误观点、看法,老师应该疏而导之,而不是堵而塞之。如何拨开学生心头的乌云,光靠老师讲是解决不了问题。如果老师采取封闭式的教学方法,硬是要把学生纳入自己的条条框框。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学的是一样,回到家庭、社会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又是另一样,这时学生的对抗情绪也就形成了。因此,我们应注重教学开放性,比如,我们把辩论赛引入课堂,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他们在比较中鉴别、领悟,让学生自己去说服自己,这样就避免了逆反心理的产生。

  ⑥教师要正确解析学生提出的“热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常常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热点”问题,中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社会经验少、辩证思维能力差、思想方法简单,不善于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这就妨碍了他们对热点问题的正确认识。让师生共同探讨、用事实说话,使学生在思想上容易接受课教学内容,避免产生逆反心理。

  防止和消除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逆反心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要求我们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艰苦细致的疏导和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