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砌砖”想到的

2019-11-18 14:53:26

  有一群人堆垒砖块,路人问他们:“你们在做什么?”

  A答:“我在砌砖。”

  B答:“我在砌墙。”

  C答:“我在盖房子。”

  D答:“我在盖教堂。”

  E答:“我在铺设通往天堂的道路。”

  我们暂且不说这件事是否真实存在,单说任何人做任何一件事,都有一定的目的,只是个人对自己职业的认可不同,目的就显得各不相同了,而且很明显地事情本身可以看出这样的不同,是有层次性的。

  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的行为,每一种行为都以一定的目的性,就以布置作业为例来说,目的是什么呢?如果认识仅仅停留在为了巩固的层面,那就不免流于机械训练和重复操作的弊端,就会受到更多社会各界的诟病,更有甚者,会出现通过行政行为去强制性的规定星期三和星期五不准布置作业这样的局面。而教师也只能一味地听从上级的规定,弄得自己的工作而束手束脚,左右为难。其实,出现这样的困局,完全是因为教师对布置作业和学生完成作业认识上的低层次所致。

  那么,为社么要布置作业呢?其实练习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必由途径,人类天生除了带来吮吸的本能之外,其它的能力,都需要通过学习和练习来获得,包括像走路,其它的动物一生下来,几分钟之内就能站立行走,但人类却需要在大人的搀扶下学习迈步,练习走路。当然人类对于新的知识,新的认知,也是这样,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这就是为什么要布置作业的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完成作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除了巩固练习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陶冶心性。就目前的学校教学形式来说,真正的自主学习发生在课后完成作业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首先要养成学生安心学习的习惯;其次这个时间段是真正的运用知识,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最终内化知识的过程;第三,这个时间段是真正的独立思考,自我约束,提升思维能力的过程;所以学生只有十几年如一日地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作业的布置是一方面,作业的批改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了解学情,调整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心智成长的程度,通过个别谈心以及家长配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心智成长。如果学生在离校之后,能够认真地完成教室布置的作业,并且沉下心来自主地看展自主学习,这样的学生,我们还担心他的学习吗?

  现在无论社会或家长都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其实真正的来说这个课业负担指的是离校之后的家庭作业,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作业布置不加选择,随意布置的现象,但我认为更多的的是学生完成作业的状态。不愿意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不能在课后通过自我的约束来自主学习,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些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加强教师对教学行为的理解,提高教师对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的专业技能,才能使布置和批改作业走向良性循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