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提纲:古代汉语知识通论部分(41)

2019-10-23 19:35:51

第二十五课许行

一字:偪→逼,振→赈,有—又,倍—背,没→殁,反→返,暴→曝,尚—上,贾→价,伯—佰。

二虚词:

1 、虽然,未闻道也:两个词,“虽”,虽然(连)。“然”,如此(代)。

2 、恶得贤:哪里(疑代)

3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4 、何许子之不惮烦:取独。

5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然则”,两个词,如此,那么。“独”,难道(反问副词)。“且”,连词,一面一面。

6 、治人者食于人:被(介)。

7 、圣人之忧民如此:取独用法。

8 、亦不用于耕耳:只是,不过。

9 、未能或之先也:有的人(肯定性无定代词)

9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虽”,即使。“莫”,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或”句中语气词,强调没有人这样做。

10、夫物之不齐:取独用法。

三实词:

1 、自楚之滕:到(动)。

2 、愿受一廛而为氓:“廛”一般百姓一户人家住的地方。“氓”由外地或别国迁来的百姓。3 、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衣”,穿,(动)“褐”,粗毛或粗麻编织成的衣服。“捆”,编织。“为食”,作为衣食来源。

4 、弃其学而学焉:前“学”,学说(名)。后“学”,学习(动)。

5 、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危害。

6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养活,读si.

7、五谷不登,禽兽逼人:“登”,有收成。“逼”,威胁。

8 、交于中国:中原地带。

9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农业上种叫“稼”,收叫“穑”。

10、教以人伦:古代社会规定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11、惟尧则之:效法。

12、民无能名焉:用言语称赞。

13、有天下而不与焉:参与(“焉”,“于是”,在其中。)

14、未能或之先也:超过。(动)

15、皜皜乎不可尚已:“尚”通“上”,超过。

16、非先王之道:责怪。

17、虽使五尺之童适市:“使”,派。“适”,到去。

18、以釜甑爨:烧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