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提醒”语文教学

2019-11-05 21:51:09

点评考试作文题,不再在难与易中纠缠,也不在猜测得分中纠结,而是从反思语文教学的角度和育人的高度,发表真知灼见。昨天,本报邀请在第一线教学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及语文教研员,从不同层面对今年本市中考语文作文题《悄悄地提醒》进行“提醒式”的评点。

思维的容量大

鲁慧茹 周云燕(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一师附小校长、副校长)

我们很欣赏今年中考作文题。因为这样的出题角度和立意,对我们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启示和导向。反思我们的小学作文,题目大多出得“太直白”,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记一位你热爱的老师”、“我的春游”,似乎很具体,但能让学生写作和想象的余地并不大,就是思维的容量不大,而且比较注重写作技法,缺少文化积淀的积累、关心他人的体味和个性表达的欢畅。

而这次中考作文题,给考生思考的容量、文化的寻思、处世的琢磨,在考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醒了为人之道,有助于提升考生的思想情操。看来,即使是小学作文,也要讲究写作中的文化气息。

“提醒”得好

陆继椿(语文特级教师,新华初级中学名誉校长)这个命题作文颇具艺术感和神秘感,对青少年考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引起许多联想和思考,易于打开思路。生活中需要提醒的事常有,往往发生在即将犯错、犯了错,或者有所成绩、进步,还需要巩固和提高的时候。及时提醒,是一种关心,是一种爱护,是一种劝导,可以表现出一种责任,一种友谊,一种机智,一种深深的爱。

这篇作文可写的题材很多,但写得好,以至出彩,关键在于好好琢磨提醒的方式“悄悄地”,其中的场合、氛围,为什么要采取“悄悄地”,怎样“悄悄地”,“悄悄地”提醒的效果如何,尽可以表现出自己的构思和文字表达的水平了。如果能把接触这个作文题时的艺术感和神秘感注入其中,文章肯定出彩。由此,想到我们的初中作文教学,应该多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多积累一些有情趣有思考的素材,多写一点描写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小片段。

意味在“悄悄地”

肖家芸(语文特级教师、华东师大张江实验中学副校长)

“悄悄地提醒”形式上是一种教育或者帮助方式,实质上是关爱的智慧、艺术与境界,是国家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细节。2011年被称为“追寻幸福年”,这方面的思想素材很丰富,学生作文的时代活水很充沛。

这个作文题是一个很细节而充满温馨的命题。“提醒”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悄悄地”指没有声音或是声音很低,是动态,也是情态。“悄悄地提醒”既包含对别人的尊重、体贴与关爱,也体现出自身的细致、智慧和艺术。为什么要“提醒”(细节发现),怎样“悄悄地提醒”(细节描述),“提醒”的获取(细节感悟),在细节上做文章、显高低,一方面区分度明显,另一面温馨感可能普遍不足。

命题作文有讲究

陈庭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这道作文题颇有新意,“提醒”是题眼,行文的重点应落在“提醒”上。“提醒”不是空泛的说教,更非书刊影视作品内容给“我”的启迪。“提醒”是一句提示、一语忠告、一份关爱,可以是有声的语言,也可以是无声的行为,它是“我”在人生之路上遇到困惑、迷茫时的指路明灯,是身处逆境时汲取的力量,是获取成功后的清醒剂。“悄悄”是题目中的修饰词,它与“提醒”相辅相成,“悄悄”并非“提醒”言行的轻重强弱,而应体现出不狂、不张、不扬的氛围。

这一命题对于初中作文教学颇有借鉴之处。首先,题意一目了然,不给学生在审题上设置障碍。其次,命题要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真正做到有人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此外,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阅读教学的“实在性”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