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原生态 彰显语文味

2019-12-03 17:03:12

1 2 下一页

  作者:广西桂林市全州高中 蒋艳明

  “语文味”这一理念是由广东深圳教研室程少堂副教授在我国学术界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所谓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王崧舟老师这样说:“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精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

  动情诵读、精心默读——读有“味”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实实在在地强调了读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想要让语文课彰显语文味,最重要的手段是读。只有读,才能让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有读,才能让学生从作品中体验真实的感受,获得享受和熏陶;只有读,才能真正品出语文之味。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读的方式来彰显语文味呢?

  第一,要保障读书的时间,防止以讲代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的课堂必须回归到以读去理解、感悟文意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腾出相当的时间让学生从容不迫地去主动读书,或无声默读,或跳读浏览,或低语吟读,或大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直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如本人在上《将进酒》一文时,教师先配乐范读,然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诗歌,努力把诗歌读正确,然后又聚焦难读的字词,再接着全班齐读,最后让学生带着感情个人朗诵。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诗歌,在顺利落实课文目标的同时,学生对诗人的感情变化也水到渠成地把握住了。

  第二,要注意读法的正确指导,防止出现无效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也做了明晰的指引:“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基于此,我认为,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读,老师们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阅读才有效果。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可以从“外部技巧”和“内部技巧”两方面指导学生。所谓外部技巧指的是重音、停顿、节奏等;而内部技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还有读者的想象力等。

  品词品句、咬文嚼字——品有“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