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数学畏惧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

2019-12-10 06:16:32

  一、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

  1.压力型。有些学生,由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比较迫切,或者自己家庭条件较差,学生自己又成熟较早,俗称“十分懂事”,希望自己有十分理想的成绩,以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在考试中只要碰到一点小小的困难,也会十分紧张,变的脸色通红,汗流浃背,造成把不该失的分失掉。

  2.内向型。有一部分学生,他们的基础不差,课后也十分的认真,作业也完成的不错。但是这些学生生性腼腆,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触,在课堂上也是一声不吭,害怕老师提问,不敢提出不同的想法,思路比较单一,方法比较死板,对老师存在一定畏惧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数学知识的掌握,影响了数学能力的提高。

  3.自卑型。有一类学生,尤其是一部分女生,他们总觉得自己的数学基础没有其他同学好,接受新知识没有人家那么快,逻辑思维能力没有人家那么强……,觉得自己事事不如别人,这种心理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有这样一位学生,在一次几何考试中成绩较差,自卑感油然升起,哀叹自己不是学习几何的料,意志逐渐消沉下去觉得数学越来越乏味,于是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差。

  4.后进型。由于基础较差,对以前的定理、公式、方法掌握不好,许多东西在大脑中似是而非,思维零乱,缺乏系统与条理。自然平时受到的批评相对较多,于是上课时,他们担心讲错时会受到老师批评和同学们嘲笑。由于习惯的原因,做习题时他们知难而退,不肯动脑筋,甚至拿到作业,想也不想,一抄了事。

  三、学生畏惧心理的克服方法

  1.利用鼓励和表扬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

  教学中,常听到学生说:“我怕老师提问时点到我的名字,讲错了难为情,同学会看不起自己。”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畏惧心理,在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讲,差错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是不可避免的,古人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为产生了差错,学生才会去分析差错的原因,去避免差错,失败是成功之母。

  2.调整节奏与方法,帮助学生消除畏惧情绪

  数学是初中所有学科中最难的,学生认为代数繁,几何难。遇到较难的题目或较难理解的内容时,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老师需从学生实际出发,铺设台阶,降低坡度,调整教学节奏,采用各种教具和方法,使学生听懂并接受。

  3.明确目标

  初中生学习往往没有具体的目标,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向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教师要按照课时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掌握什么知识、技能,解决哪类问题,并及时检查和校正。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业上要分别提出不同的期望,对后进生辅导,也先要规定短期目标,例如测验合格,并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学生刚学函数,数形结合的能力极差,存在着很强的畏惧心理,教师应告诉学生,开始学时的确如此,感觉很难,每一届的每位学生都是如此,但只要不存在畏惧心理,钻下去,就会理解,并会觉得比几何要简单的多。这样使学生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4.用“尝误原理”来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人生道路很难平直,很难避免不遇到坎坷曲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讲授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当然必须绝对可靠,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教师巧妙的设计一些坎坷曲折,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故意出错或设计陷阱,诱使学生失误出错,再利用这些契机实现多方面的教育目标。

  5.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学生解题时遇到挫折,主观愿望得不到实现是常有的事。如果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够,就会产生焦躁颓丧的情绪,致使一事不成。这种现象若出现在重大的考试中,则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波利亚说:“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育”。抗挫折教育就是意志教育的好方法。抗挫教育就是学生在受挫后,并不是一蹶不振,而是要冷静的分析受挫的原因,在困境中奋起,调整解题策略,努力将“山重水覆”转化为“柳暗花明”。

  6.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

  环境影响着学习的数量和质量,而学习的数量和质量又决定着学生是否愿意再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觉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利用这种觉察去创设、去发展能引起学生关心和探索的情境,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说话风趣,使人兴奋的气氛,会使学生产生悬念,积极开动脑筋。而紧张的令人害怕的课堂情境,会使学生提心吊胆,什么也无法思索。如探求较难几何题解法,碰壁几次后,终于找到解法,但证明还很复杂,教师一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活跃了课堂气氛。讲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教师举例狗吃骨头。既形象又生动,加深了印象,使学生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畏惧心理的存在,对思维和逻辑发展,对良好心理和性格的形成,都是极为有害的。学生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努力消除畏惧心理,才能健康成长。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