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方法优劣比较

2019-08-13 12:46:47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

  如何才能在最后阶段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从复习方法角度,结合可能出现的误区,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周密计划vs漫无目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制订一个与教师指导互补的复习计划。要规划出每个月、每周要完成的查漏补缺任务,做到当日事当日了,每周事每周毕,每月事每月清。

  我校在上学期赶在考试前结束了一轮复习,所以这学期一开始就进入了二轮复习,当时我们定下了复习计划,指导思想是:以我们自己按专题整理出来的近两年各地高考体为载体,实施专题复习,一是让大家接近高考,二是就每个章节提炼出最核心的东西,让大家在大方向上能把握住,心里不慌。同时结合综合训练,一是综合小题训练,二是综合训练。问题是,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做练习做得歇不住脚, “大考”、“小考”不断,次数过多,难度偏大,成绩不理想,形成了心理障碍;或量大题不难,学生忙于应付,被动做题,兴趣下降,思维呆滞.学生迷茫了,心里也没底了。

  二、主体突出vs一把抓

  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时间也不可能充许这样做。要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教师必须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若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课讲透,讲练到位,以下列举各章节的重点,供参考.

  1.函数与不等式(主体).代数以函数为主干,方程、不等式与函数的结合是“热点”

   (1)关于函数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常以三角函数为载体)、对称性及反函数等处处可考.常以具体函数,结合图象的几何直观展开,有时作适当抽象.

   (2)关于一元二次函数,是重中之重,有关性质及应用的训练要深入、广泛.函数值域(最值),以二次函数或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值域,待别是含参变量的二次函数值域研究为重点;方法以突出配方、换元和基本不等式法为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与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二次曲线交点问题,都与一元二次函数,急息相关,在训练中应占较大比重.

   (3)关于不等式证明.与函数联系的不等式证明”,与数列联系结合数学归纳法是重点.方法要突出比较法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公式法.对于放缩法虽不是高考重点,区历年考题中都或多或少用到放缩法,放掌握几种简单地放缩技巧是必要的.

   (4) 关于解不等式.以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可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综合题型为目标,突出。灵活转化,突出分类讨论.

  2.数列(主体).以等差、等比两种基本数列为载体考查数列的通项、求和、汲限等为重点.关注递推数列(用违推关系给出的)。

  3.三角(非主体).“调整意见”“对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的8个公式,不要求记忆”.

  1998和1999两年高考试题采取了绘出公式的解题模式,考题难度不降.训练中要抓基本公式的熟练运用,突出正用、逆用和变式用一

  4.立体几何(主体).

  突出“空间”、“立体”.即把线段、线面、面面的位置 关系考查置于某几何体的情景中.几何体以模柱”、凌锥为重点.凌住中又以三棱柱、正方体为重点;凌锥以一条侧棱或一个侧面垂直于展面为重点,棱柱和棱键的结合体也要重视.位置关系以判断或证明垂直为重点,突出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的灵活运用.

  空间角以二面角为重点,强化三垂线定理定角法.

  空间距以点面距、线面距为重点,二者结合尤为重要.等积转化、等距转化是最常用方法.

  面积、体积计算,解答题涉及凌锥(特别是三凌锥)居多.因为三棱锥体积求法灵活,思路宽广.

  5.解析几何(主体).

  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客观题照顾面,解答题应综合,突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等,突出与函数的联系。

  三、注重备课vs就事论事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实践证明,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在高三二轮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使模湖的清晰起来,缺属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专题复习也好,试卷评讲也好,对备课的要求很高,专题复习不仅仅是再次做几道题复习一下这部分内容,唤醒一下记忆,而要力求归纳知识模块形成体系,同时,也要能提炼出思想观念层次的东西。试卷评讲也是要力求能联系、比较、引申、迁移、浓缩、收敛、放大、升华。比如几分试卷一起讲,相同类型,相同处理,相同思想的题目可以一起讲,同时也不需要每题都讲,不仅提高效率,而且有实效。比如常可以总结出这些主题内容:分式、根式、绝对值式的处理,方程、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二元函数问题,角度的处理,线段长的处理,比较大小,二次曲线定义的应用,图像的应用,图像的对称性,倒数的应用,解几中的对称问题等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对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可以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吃透概念、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学中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学生头脑中已储存了许多解题方法和规律,如何提取运用是第二轮解决的关键.“给出方法解题目”不可取,必须“给出习题选方法”.选法是思维活动,只有在如何选上作文章,才能解决好学生不做不会,教师一讲就通的现象,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提了复习资料、试卷就去上课的情况,思想上认为这些题我做过了,讲出来没问题。事实上,学生就好象在计流水帐,只有乏味在增长,没有兴趣,没有提高。
  
四、规范表述vs只重结果

  每次考试阅卷以后,总是感叹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就是聊聊几句就完事。同时,因运算能力也不行,使得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造成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但这谁也不能原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是目前广大学生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怎样培养学生规范表述的习惯呢?

  教师自身需要有一个很好的素质,同时还要有一个很好的意识,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随随便便乱画,要有示范、有要求、有措施,如通过一些解题片断的分析,示范表述,给出评分标准,要求学生按要求写,并在批阅时严格按标准评分,一定能引导学生在答题时能踏准采分点。

  五、科学训练vs题海战术

  一切讲练,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贪多嚼不烂,学生消化不了,落实不到学生身上,讲练再多也无用.只有重质减量,才能抓好落实.减少练习量,不是指不做或少做,而是在精选上下功夫,做到非重点的少讲少做甚至不讲不做。要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突出讲练落实。

  课堂上提倡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不是追求过多的讲,过多的练,面面俱到,“一网打着满河鱼”,而是重点问题会得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取舍,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减少废活,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

  在二轮复习时,选择、填空题是否要天天做,每日练呢?练多少?怎样练才算有成效?老师上课时必有选择填空题作为例题,这几个题目是精挑细选后的典型难题,它们不仅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而且讲究解题方法与技巧。选择题自有选择题的味道,填空题自有填空题的特点,既然两种题型不同,当然解题方法也不会完全相似。抓住特点,选准方法,以少胜多,举一反三。每一道题不要轻易放过,想一想,有几种解法?哪一种最好?从中得到哪些收获?课后再去高质量地练几道,不贪多,只求精,精益求精,既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兴趣。

  要不要做一些综合练习呢?以做多少为适量?综合练习当然要做,这是为了实战的需要。沙场决战的胜利,靠的是平时刻苦的卓有成效的苦练。以每周做一份综合练习为最适宜。一周复习过的东西再一次强化,一周中讲的重点与热点又一遍巩固,一周中还有未讲到的或讲得不透的内容,可以通过综合练习使之得到弥补。而每做一份综合练习,不仅学生要全力以赴,老师也应该以高考的要求严格把关。“严”中出精神,“严”中出成绩,“严”中培养应战的真本领。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介绍几种常见纠错方法有: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这种方法比较费时间,但是印象会很深;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在临考试前复习时比较方便、高效;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或按时间段、或按类别、或按科目地分门别类,加以注释,这是同学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记纠错点,同时在其下部或旁边或附一纸片,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误原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总之,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应尽可能利用有限时间,取得最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