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教学切入例谈

2019-11-21 21:01:58

  作者:浙江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学 姚蜀江

  汉字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以下切入点。

  一、以汉字的起源教学突破文本“文眼”

  中学语文教学可以从汉字起源这一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可结合仓颉造字与许慎的《说文解字》,讲清高频汉字的起源与流变。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一音多字、一字多义、形近义殊等现象,增强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中“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熬”字,教师抓住它展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说文解字》中说:“熬,干煎也。”这个基本字义中有“久煮,忍受,耐苦坚持”等内涵,非常形象地表明老人生命的脆弱,度过严冬的不易。

  语文教科书人教版七上第二十五课《陈太丘与友期》之“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与第三十课《智子疑邻》之“其邻人之父亦云”中的“父”字意义大为不同。“父”的基本字义是爸爸或对男性长辈的称呼,但如果读作fǔ,则又可理解为老年人或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同册书中前后单元文言课文都出现“父”字,含义又有差别,教师就很有必要给学生讲讲“父”何以生。“父”的甲骨文字形是一只手拿着石斧的形象,而在石器时代的成年男子是以石斧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所以这个字形很适合表示已经成年并有生产能力的男子,可见“父”有男子美称的意义,实在是非常自然的。

  二、以汉字的结构教学理解文本“题眼”

  汉字教学,传统做法是针对汉字的象形、表意的特点进行的,新课程则强调“体现汉字的特点,做到形音义相结合”。而且,汉语拼音只被定位在“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这是符合汉字识字规律的。语文教科书人教版八上第十课《信客》是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学习该课就可以从题目中的“信”字着手。“信”字,《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国语·晋语》云:“定身以行事谓之信。”这是一个人品行端正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人立身于世的重要准则,正可以和人教版七上第十课《〈论语〉十则》相联系,孔子力主信义,说:“于朋友交而不信乎?”既而延伸开来,“信”的另一深层意思,即信仰问题。信仰,是人生命价值的所在,一个人有坚定而明确的信仰,就会励精图治,向着既定的目标奋进。

  三、以汉字的文化教学升华文本“内涵”

  什么是汉字文化呢?“界定‘汉字文化’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着眼。宏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本规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微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自身所携带的、通过构意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信息。”

  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这在字词的正确使用和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一些字词,古今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甚至完全相反,这就为我们阅读古代的作品制造了很大的困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中“谢”字就有明显的古今差异。在此应理解为道歉。长跪,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跪时上身挺直,表示庄重。这些古时的礼仪与“谢”的字义结合起来,学生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

  “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语文教科书人教版七下第十六课《社戏》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名篇,叙述了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课文下有注释:“‘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注释仅将“社”作了最为粗浅的解释,看了注释,学生的思维仍会有困惑,在此教师有必要将“社”字义的变迁告知学生。《说文解字》中“社”字有两义。其一:社,地主也。其二:周礼二十五家为社。最初作为一种祭祀活动和土神名称的“社”,也成为早期乡村组织的一种代称。民俗以时祭后土之神,以报岁功,由此,“社”渐渐由祭祀发展成有交际娱乐功能的集体活动,整个酬神祈福的过程包含了各种民间游艺活动,如社戏、赛社等,并且除了祭祀娱乐,庙会也逐渐起了民间贸易作用,“社”的功能扩大了许多。这样,作为一种集体组织的“社”被沿用下来并随时势而产生许多新的词语,如文学社、出版社等。这样给学生拓展开来,文化的意蕴便在课堂中弥散开来,使学生感知到文字的魅力,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