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提问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思考

2019-12-11 13:33:19

  语文教学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语文教师喜欢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提问:

  “同学们有没有感受到文中……?”,“大家是不是觉得……?”“这里的环境描写,难道仅仅是……?”

  诸如此类的提问方式典型而又普遍,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设置中包含了“有没有”、“是不是”,以及具有相同效果的“反问式”提问关键词。很多教师以这样的方式展开课堂提问,已演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自然状态。在提问前,却并没有仔细审视考量过,这样的提问是否符合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提问原则。

  提问是门艺术,是教师展开课堂活动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提问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获得思维的提升。但包含“有没有”、“是不是”以及类似方式的提问方式在本质上违背了科学性的原则,对此,我想做一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一个伪问题,一个美丽的“陷阱”

  上述的提问在实质上是一个伪问题,教师在以这样的方式抛出问题之后,学生的回答其实早已是预定好的——必然导向教师所期望的答案和结论(诸如“感受到了”这样的教师预期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如同教师设计的美丽的“陷阱”,如同挖好了的“坑”等着学生去跳。看似是一个问题,但在这样的提问面前,学生处于被“绑架”的状态和地位,始终是没有选择权的,更难有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因此在此类提问过程中,教师始终掌握着问题主导权,课堂的环节通过的提问方式在教师的精确掌控中逐步推进。

  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提问的初衷何在?提问是为了帮助学生抓住破解文本的要点,从而增强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但在美丽的“陷阱”面前,面对伪问题,没有思考空间和自由,启迪学生智慧的效果却很难达到。

  诸如此类的提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违背了心理学“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的设置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教师将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使其导向自己的预期的结果。

  二、换个方式问问题

  这样的美丽“陷阱”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规避,我觉得,我们可以换个方式,遵循科学性、艺术性的原则问问题。

  1、问题设置少些“有没有”、“是不是”,去除必然的思维和结论导向

  包含必然思维导向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伪问题,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精心揣摩,反复琢磨,避免这样的“陷阱”出现。设置的问题不要一开始就包含必然的结论所导向,问题应该呈现开合的状态,学生可以进行深度思考,把握文本要义。

  2、多些“干净”的问题,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和空间

  语文新课标一直在倡导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平等对话,共同交流。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干净,要有“含金量”,能真正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我们可以试着换种方式提问,诸如: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样的提问不夹杂必然的思维导向,给予学生逆向思维的机会,即使结论相反,观点相异,不同立场学生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可以倾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在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本。

  语文教学名师李镇西老师曾说:“任何脱离学生实际而让学生不知所云的“精彩讲解”、“深刻分析”,都不过是教师“举重若重”的自言自语。”因此在教学中他敢于以学生的提问构建、串联课堂,并推进其进展,这一直是我所深深佩服的。在语文教学中,他将诸多提问的权利还给了学生,给予他们自由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和空间,民主、和谐一直是李镇西老师独特的课堂风格和教学魅力。我们还达不到李老师那样的“行云流水,举重若轻”的教学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在课堂提问中,少一些美丽的“陷阱”,少些违背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问题设置。精心设计问题,通过问题倾听学生的心声,用问题启迪学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