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2019-11-02 10:47:02

  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学思考,并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探讨而掌握知识、活跃思想、提供觉悟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讨论式教学法讨论的主要内容

  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问题,其中讨论的内容最为复杂。我在操作中主要让学生讨论如下内容:(一)思品课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二)典型案例。(三)时事热点、社会现象。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常用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及讨论内容,我采用如下几种讨论方式:

  1.分组讨论。主要适用于讨论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或教材中的某些疑难问题。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自由讨论,教师在小组中巡回指导。

  2.对比讨论。主要适用于讨论一些易混淆或易产生分歧的问题。比如,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全班同学可分为两大派,一派赞成,一派反对,教师可组织两派学生开展辩论,最后加以归纳总结。

  3.专题讨论。适用于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话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比如,可围绕农村税费改革问题进行讨论。

  4.校外讨论。这种讨论主要是在校外活动中进行。活动前应启发学生多观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活动后,可布置几道题启发学生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讨论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知识、能力、思想觉悟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和相辅相成的。其中知识的掌握是基础,思想觉悟的提高是根本目的,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在讨论式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就难免要流于形式。上课时,教师可设置一些与讨论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稍加引导,再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不仅要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还要允许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假设,不要求统一的结论。

  学生辨别能力的培养。辨别能力是指对各种事物、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从而分清是非、辨别真伪的能力。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可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培养和提高辨别能力。如:权利与权力、权利与义务、公民与人民、拘役与拘留、刑法与刑罚等,许多概念、原理是非常相似的,有的内容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中极易混淆,难以掌握,只有通过比较、讨论,才能逐步提高辨别能力。在教学中,还可以对各种社会现象、各种事物、各种行为进行对比讨论,让学生在比较中区分事物、辨别是非,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运用抽象和概括的方法。例如在讲正当防卫时,教师可先给出一个正当防卫的案例,让学生思考:1、什么是正当防卫?2、为什么正当防卫不受法律制裁?3、实施正当防卫应具备什么条件?4、如果正当防卫过当,怎么办?有没有特殊的防卫权利?5、正当防卫能否滥用?通过分析、思考,学生掌握了正当防卫的相关内容,思维能力也就有了提高。